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一期)成功上線運作

  • 發佈時間:2015-10-08 09:26:1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中國網財經10月8日訊 2015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官網發佈消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一期)成功上線運作。

    據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該系統按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便利跨境人民幣業務處理,支援跨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結算、跨境直接投資、跨境融資和跨境個人匯款等業務。其主要功能特點包括:一是CIPS(一期)採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處理客戶匯款和金融機構匯款業務。二是各直接參與者一點接入,集中清算業務,縮短清算路徑,提高清算效率。三是採用國際通用ISO20022報文標準,便於參與者跨境業務直通處理。四是運作時間覆蓋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幣業務主要時區。五是為境內直接參與者提供專線接入方式。

  為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暫行規則》,規定了參與者準入條件、賬戶管理要求和業務處理要求等,為CIPS穩定運作奠定制度基礎。同時,推動成立了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獨立運營CIPS。該公司接受人民銀行的監督和管理。

  CIPS首批直接參與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匯豐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德意志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中國)和東亞銀行(中國)等19家境內中外資銀行。此外,同步上線的間接參與者包括位於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區的38家境內銀行和138家境外銀行。

  200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便利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資和使用,深化雙邊貨幣合作。通過“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等多種方式支援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迫切需要建設基礎設施支撐業務發展。經過充分論證和研究,在境內有關商業銀行的密切配合和支援下,人民銀行于2012年啟動建設CIPS。黨中央、國務院對CIPS建設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

  CIPS的建成運作是我國金融市場 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人民幣國內支付和國際支付統籌兼顧的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CIPS符合《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等國際監管要求,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