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我國省域經濟競爭力優劣短期內難改變
- 發佈時間:2015-03-02 11:41:11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姚慧婷
中國網財經3月2日訊 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藍皮書主編李建平2日在社科院2015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發佈會上介紹稱,藍皮書顯示,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整體比較穩定,但是也有個別省份綜合競爭力排位波動明顯。2012年處於上游區的10個省份,2013年大部分都繼續保持在上游區,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地位。2012年處於中游區的10個省份也大部分都繼續保持在中游區。處於下游區的11個省份仍然繼續處於下游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幾個省份排位一直都處於下游區末尾,表現出長期而明顯的競爭劣勢,競爭力劣勢地位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李建平稱,今年的藍皮書與去年相比,最重要的是創新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結合2014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專門開闢了一個“專題分析報告”,對新常態下中國省域經濟在動力結構、産業結構、城鄉結構、需求結構、分配結構等五個方面的結構變化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分析,追蹤研究省域經濟發展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內在關聯,為提升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二是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的精神,2015年藍皮書對評價指標體系再次做了微調,特別是對一些小部分指標進行了更新、調整,力求使評價內容更好地反映省域經濟發展的品質、效益和可持續增長。四級指標總數210個保持不變。
三是為了更加直觀、簡練地體現了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發展變化,2015年藍皮書對各省、市、區的專題分析報告部分,更多地以圖表的形式直觀地向讀者展現了全國各省市區在二級、三級、四級競爭力指標上的表現情況,略去了大量文字説明或解釋的內容,使評價結果和分析結論更加簡潔明瞭。
其中,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是由1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25個三級指標和210個四級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綜合反映了一個省份在經濟、科技、教育、財政、金融、資源、環境、政府作用和統籌協調發展等各方面的發展能力,及其在全國的競爭地位,各方面的發展共同促進、相互制約共同影響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排位和變化趨勢,也表現出一定的變化規律和特徵。既有各個省、市、區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徵,也有不同省情、市情、區情決定的特殊性。
李建平認為,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整體比較穩定,但是也有個別省份綜合競爭力排位波動明顯。從總體上來看各省份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相對比較穩定,在某一區段內變化較小,只是在局部有所調整。2012年處於上游區的10個省份,2013年大部分都繼續保持在上游區,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地位。2012年處於中游區的10個省份也大部分都繼續保持在中游區。處於下游區的11個省份仍然繼續處於下游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幾個省份排位一直都處於下游區末尾,表現出長期而明顯的競爭劣勢,競爭力劣勢地位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中國網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