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國家級經開區産值已佔全國GDP的13.4%

  • 發佈時間:2014-12-10 16: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邱麗新今日就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印發的《關於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進行了解讀。她表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産值已經佔到了全國GDP的13.4%,對於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邱麗新介紹説,到目前為止,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218家,國家級經開區是有別於目前包括高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以及各類省級開發區和市級開發區,它是國家層面的對外開放平臺,目前的主管部門是商務部。

  她表示,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今年1—9月份納入統計的數據看,當時全國共擁有215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超過了5.6萬億元人民幣,同時第二産業增加值是4.2萬億元,財政收入超過了1萬億元,稅收收入是90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2.7%、13.5%、15%和13.3%。增幅分別高於全國5.3、6.1、1.8和5.9個百分點。作為開放的平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際使用外資和外商投資再投資金額是2841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了進出口總額超過了4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5.1%。

  其中,稅收收入佔到10%,進出口占到全國20%的水準。可以看到215家開發區的經濟數據佔全國的比重有一定的分量。“如果産值能達到國家GDP的10%,這個群體對國家經濟的支撐作用已經是比較強了。這個群體GDP佔到全國的13.4%,對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邱麗新説。

  她指出,貫徹落實好《意見》,將有利於國家級經開區進一步發揮改革試驗田和開放排頭兵作用,也將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她還透露,江蘇、浙江等部分地區已經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落實工作,有些地區已經出臺了配套的落實政策措施。

  邱麗新指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試驗田,國家級經開區摸索出自我造血、滾動開發的創業模式,在當時不僅缺乏資金,在技術方面也受到限制。但是他們通過開拓的精神和精簡高效、親商務實、小政府大社會、準政府派出機構的模式,有效規避了傳統體制內一些體制臃腫、扯皮等問題,首創的“一站式服務中心”管理模式,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營商成本;實行了一系列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政策法規。

  “從這個角度來説,不僅開發區吸引境外資本、也吸引國內資本在開發區落戶,通過管委會的政府親商服務、高效服務帶動了我們國家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在目前情況下,國家級經開區3O年的成功實踐,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堅持綠色集約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仍將繼續發揮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