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大會:顛覆還是融合 網際網路思維交鋒

  • 發佈時間:2014-11-20 08:45: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顛覆還是融合?在移動網際網路成為全球化發展大趨勢的背景下,這是對所有新舊經濟、新舊業態的拷問。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風生水起,傳統業態在遭受到網際網路巨大衝擊的同時,正在主動積極地尋求與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聯姻”,從報刊、網站到醫院、銀行,從讀書、教育到娛樂、購物,幾乎各行各業都在試水移動客戶端。

  昨日,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連接未來 智慧共用——移動互聯讓生活更美好”、“新媒體新生態”、“網際網路創造未來:共建線上地球村”三個分論壇上,圍繞“顛覆還是融合”的話題,諸多業界巨頭進行了智慧交鋒。

  常小兵“交鋒”馬化騰

  地産、食品、物流、教育、醫療、社保等各個領域均在加速與網際網路的跨界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連接未來 智慧共用——移動互聯讓生活更美好”分論壇參會嘉賓的共識是,隨著需求的提升,移動網際網路的明天將更美好,融合將是一個大趨勢。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較2012年底增加8009萬人,增長率19%;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機網民規模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在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常小兵眼中,剛推出“微信電話本”的騰訊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無疑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但在常小兵看來,未來融合仍是主旋律,即智慧互聯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升級,至少顯現智慧、融合、人本的新特性,其中融合主要體現在跨界更多。

  儘管業界擔憂傳統企業自身的盈利模式因網際網路企業而被顛覆,但馬化騰的看法是,網際網路更像蒸汽機和電力,不但不會打掉所有行業,相反,很多行業都會利用網際網路完成昇華。誰用好網際網路技術,誰就比較容易抓住機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原來網際網路的行業,大家認為是新經濟,現在大家認為是和傳統的各行各業都能夠結合。”

  事實上,地産、食品、物流、教育、醫療、社保等各個領域均在加速與網際網路的跨界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如中糧集團推出了中糧我買網,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食品B2C垂直網站;就連傳統的地産行業也積極“傍”網際網路,萬科等50多家房企已聯手淘寶賣房。

  除了與傳統行業融合外,移動網際網路也將與人進一步融合。常小兵認為,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疊加和跨界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人類生活更是進入了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新時代。

  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則預測,到2040年的時候,所有的人和事都會通過移動設備聯繫起來。

  針對如何加強移動網際網路與人的融合,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總幹事潘福愛女士表示,現有72億移動互聯連接,未來可在四大領域加強融合從而造福更多的人:其一、移動網際網路運營商需擴大網路覆蓋;其二、降低使用成本;其三,教育問題;其四、內容、語言上做到本地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原校長方濱興特別提出,物聯網搜索引擎將引領網際網路的發展。他的依據是,物聯網的發展産生了大量的數據,尤其是這些數據具有大量的動態性、實時性,必須通過檢索才能使用。因此,今年的機遇便是物聯網搜索引擎,而全球72億的移動互聯也將依靠物聯網搜索引擎掀起新一輪的高潮。

  新媒體“融合”舊媒體

  “綜觀整場論壇,傳統媒體代表大多側重於談新媒體戰略,而網際網路企業則側重於談內容建設以及與傳統媒體的結合。”一名自媒體人對“新媒體新生態”分論壇的點評很有代表性,“這樣一看,倒也體現出殊途同歸、媒體融合的趨勢。”

  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財新傳媒等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其實早已在轉型的路上。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馬利介紹説,人民日報的法人微網志現在粉絲已經超過6000多萬,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線不到半年用戶已經突破1000萬,而人民日報係的社交媒體所有粉絲加起來,遠遠超過1億。在馬利看來,雲時代媒體平臺化、可視化和定制化將成為新的特點和新的趨勢。不管時代怎麼變,媒體的形態怎麼改,媒體的使命都不會變,就是要利用最先進的手段,盡可能快、盡可能廣、盡可能深入地把資訊傳播給受眾。

  讓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引以為豪的是,光明網與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人民網、新華網等一批中國網站已經進入全球排名前100的行列,中國網站已經成為網上優質內容的主要提供者,其原因有中國網民增長、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的因素,更有中國網路媒體在內容、技術、市場、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創新。

  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更關注的是媒體轉型過程中“防火牆”的設置。胡舒立認為,從平面媒體到門戶網站,再到社交媒體和移動平臺,新聞媒體在網際網路時代面對全方位的挑戰,新聞內容的生産機制和傳播機制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其中,新聞傳統的價值體系也受到了巨大衝擊——既有商業壓力,也由於理念缺失,出現了用新聞報道敲詐的行為,這不僅嚴重損害市場秩序,也嚴重損害新聞業的社會公信力。因此,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只要是傳播行業,就應該建立經營部門和媒體部門之間的防火牆。防火牆建立在分工的基礎上,必須明確廣告部和編輯部之間有一道無形的墻,廣告銷售部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指揮、左右、影響新聞編輯部門,新聞編輯業務必須獨立於廣告利益,要杜絕所謂“客戶保護名單”。

  較之傳統媒體,網際網路新媒體的焦點更多在媒體融合上。新華網總裁田舒斌談到,目前新媒體産業生態系統缺乏足夠的穩定與和諧,還存在過度媒體化帶來話語秩序的失衡、透支商業化導致一些媒體選擇性失衡、無序競爭化造成業態環境的失衡等多個層面明顯的失衡。據田舒斌介紹,中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新聞的用戶高達78.5%,新華網已經建立了融媒體未來研究院,與荷蘭CWI開展基於傳感數據分析的用戶體驗研究,並相繼與英國、美國的著名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作。

  百度副總裁朱光則著重闡述了百度促進媒體融合方面的努力。“在百度百家自媒體平臺上,自媒體的平均收入一個月能到1萬元,比較勤奮的記者一個月可以有3萬元的收入。”朱光透露,百度12月將上線百度Media平臺,著力解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問題。據了解,百度曾嘗試把電子版或者網站的內容拿到百度Media的平臺上,且已經跟南方都市報簽約。

  作為近年發展迅速的網際網路新聞APP,今日頭條的CEO張一鳴對今日頭條在媒體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績頗為自得,“今日頭條不僅幫助用戶找到優質的內容,同時也幫優質的內容找到優秀的讀者。”

  清華大學從事新媒體研究的瀋陽教授認為,新媒體的面貌正在越來越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范。“從內容到連接,內容工具化,服務平臺化,關鍵是要把握用戶的痛點。媒體的重塑不可避免,網路管理者應該與網路從業者積極接觸,進行更有建設性的監管。”

  線上地球村改變“村民”

  自1994年中國獲准加入網際網路至今,不知不覺已走過整整二十年。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即時通信網民達5.32億,網路購物用戶達到3.02億。網際網路對世界這個地球村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村民”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它不僅使人與人之間互聯互通,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簡單,也更加安全。

  在“網際網路創造未來:共建線上地球村”分論壇上,LinkedIn創始人和執行主席Reid Hoffman認為,網際網路能幫助個人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也能夠幫助人們被找到,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這不僅僅帶動了就業力量,更使得經濟活動大規模地繁榮發展。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是人與機器之間的連接。物理的聯通會創造很多網路,甚至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些設備就可以連接。

  移動終端、數字分析、雲計算、社交網路等數字技術的組成部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改變了行業的邊界和定義。比如在購物支付時,除了銀行以外,第三方支付機構會通過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和其他數字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多樣的支付手段;交通出行也變得越來越智慧化,數字技術使人們在安排旅行或者交通工具的使用上變得越來越容易。“網際網路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而且引發産業的革命,我們的産業網際網路,就是一種對傳統産業的變革。”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慧鏑説。

  網際網路可以提高傳統産業的效率,降低成本,使得電信業、出版業、金融業、製造業等都發生深刻的變革,這種變革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還會産生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價值。麥肯錫資深董事合夥人Bruno Roy表示,如果按照佔GDP的比例計算,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已經超過了美國、法國和德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崛起也正在世界上造成巨大的影響力和奇跡。

  網際網路正逐漸把人們的“幻想”變成現實,如雲識別使搜索更加有效、廣告更加精準等優勢正在逐步改變人們工作、生活的方式。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希望,基礎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要跨界合作不斷創新,在海納百川的同時,以百姓為本,為其提供安全可靠而有品質的通訊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