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著力聯合打造“昭君和親路經濟走廊帶”
- 發佈時間:2014-11-02 16:35:0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從荊楚水鄉到黃沙大漠,2000多年前的漢朝,王昭君自家鄉湖北興山出發,北上塞外和親,促進了民族的和睦與團結,也留下了“昭君出塞”的佳話。
世易時移,如今,中國多地正著力強化對昭君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並聯手打造“昭君和親路經濟走廊帶”。
11月1日至2日,2014昭君文化國際論壇舉辦,海內外近百名昭君文化研究學者、愛好者匯聚昭君故里。
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副會長、內蒙古大學教授馬冀介紹,“昭君和親路”的起點是興山縣昭君村,穿過國內多省後,經過蒙古國,並一直延伸到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附近。
中南財經大學客座教授易行國指出,據測算,“昭君和親路”全長超過5000公里,國內沿途涉及鄂、豫、陜、晉、蒙5省(區),包含西安、呼和浩特2個省會,宜昌、荊州、荊門、南陽、朔州等37個地市、縣(市),輻射人口約1億人,經濟總量約3萬億元。
“這是一條以文化串聯起來的路線。”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會長郝存柱認為,昭君文化是和平和睦和諧的文化、平等的文化、開放交流的文化。用“昭君文化”這條“金絲鏈”串起沿線地區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僅有助於更好地傳播和弘揚昭君文化,也有助於強化沿線地區的交流與聯繫,促進共同發展。
為期兩天的論壇中,與會專家圍繞“昭君和親路經濟走廊帶”的打造進行了交流,並就昭君文化研究大綱的制定、昭君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昭君文化旅遊景區的策劃與建設、昭君文化旅遊創意産品開發、昭君繪畫作品專題創作等主題展開了研討。
除舉辦論壇之外,沿線地區還在聯合打造“昭君文化旅遊商品交易會”這一平臺,強化區域合作,加強産業資訊溝通,實現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差異化發展。同時,不斷延長産業鏈,著力形成各有特色、深受市場喜愛的旅遊文化産業及商品,確保發揮區域合作的整體效益,進而創造良好的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以活動促聯動,沿線的聯繫才能更為密切。”山西省文史研究專家王德功説,在“昭君和親路經濟走廊帶”的過程中,沿線地區還應當繼續拓展平臺,開展更為頻繁的合作。
長期致力於昭君文化研究的台灣成功大學教授張高評指出,將昭君文化傳承與沿線經濟發展相融合,是一項共贏之舉。“相信‘昭君和親路經濟走廊帶’會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