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際化藍皮書出爐 揭示“走出去”8條策略
- 發佈時間:2014-10-30 16:23:21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中國網財經10月30日訊 10月29日下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和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告廳舉辦了首本企業國際化藍皮書——《中國企業國際化報告(2014)》發佈會。該藍皮書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國際化運營的現狀,深入分析了中國企業國際化面臨的諸多問題,總結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成功經驗,並就企業國際化的常見問題和風險提出了相應的政策與對策建議。藍皮書尤其指出,近年來,政治風險與法律風險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兩大挑戰,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産生了重要影響。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論壇原秘書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龍永圖,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CCG主任王輝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等有關專家學者出席發佈會並做了演講。
報告分析指出,由於中國企業國際化起步晚、經驗不足,大多數中國企業對國際化進程中可能産生的風險雖有意識,但防範措施不力,尤其是政治風險與法律風險,已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面臨的主要風險。2014年5月,越南發生主要針對中資企業及華人的暴力打砸搶燒事件,在越南平陽等省的中資企業損失慘重。伴隨著肇始於突尼西亞的民主化浪潮,此前曾被認為中國具有政治地緣優勢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正轉化為高風險地區。此外,法律風險是除政治風險外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面臨的另一大挑戰。由於不同的國家針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在國家安全、反壟斷、環境保護、勞工、稅務以及行業限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規定。另外,不同國家有關投資的相關政策與法律經常會因為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給進入東道國的企業增加了潛在的投資風險。同時,由於中國企業國際化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少企業對國外法律不熟悉,在守法方面要求不嚴格,面臨較大的法律挑戰。
針對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挑戰,報告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即在風險防範方面,應建立政府、企業與第三方合作的風險防控體系,實現三方資訊共用。
政府層面:
1)應完善對外直接投資立法與保障制度,儘快制定《對外直接投資保險法》。
2)建立專門的對外直接投資保險機構,設立對外直接投資救急基金。與更多的國家簽訂雙邊投資保護協定。
3)加強安全監管,建立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評估體系,完善對外直接投資合作境外安全風險預警和資訊通報制度,建立常態化的境外風險應急救助機制。
4)在資訊服務方面,改進資訊服務及發佈方式,通過國家駐外使領館及企業等機構,為中國企業提供投資資訊。
5)應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領事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境外中國公民和企業的安全與利益。此外,還應為民間智庫及其他機構開展企業國際化研究提供便利,通過各種形式支援民間智庫對企業國際化的研究。
企業層面:
6)建立風險防控機制,進行風險預測、預防和控制;健全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監管,合規運營;
7)借鑒國際風險管理經驗,準確科學地發現、識別、防範、控制和化解經營風險。
8)發揮第三方機構的作用加大企業“走出去”的風險識別。利用行業協會以及智庫等相關研究機構的專業研究力量,加大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研究,定期發佈相關風險資訊。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是由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及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所組成的智庫研究機構,並與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歐美同學會建言獻策委員會、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等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CCG致力於中國企業國際化和人才國際化的研究,與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建立了國際化的智庫研究網路,共同探討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機遇與挑戰。CCG的宗旨是“以全球視野為中國建言,以世界眼光為中國獻策”。CCG成立於2008年,目前擁有專職智庫研究和工作人員60余人,在北京、廣州、青島、深圳、香港都設有分支機構,並在紐約、華盛頓、巴黎和法蘭克福設有海外代表,是國內領先的國際化智庫。
藍皮書發佈會上還同時發佈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50強、中國企業國際化新銳50強與中國企業海外上市50強榜單。這些中國企業國際化企業將受邀參加11月21日23日在三亞將舉辦的首屆中國企業國際化論壇,共商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新戰略,新發展,新機遇。
(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