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無底線網路行銷”該收手了

  • 發佈時間:2014-10-27 16:48: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從“反世界盃聯盟”到“挖掘機車震”,再到“95後女子用身體換旅行”,網際網路上屢現通過炮製假新聞來吸引網民眼球的炒作行為。

  網路行銷的邊界和底線在哪?對於為産品推銷而進行的無底線網路炒作行為,我們又該怎麼辦?

  無底線網路行銷令人咋舌

  今年世界盃期間,國內不少新聞客戶端的顯著位置都被一組“上海出現反世界盃聯盟”的圖片佔據。圖片中有打著“世界盃,還我男朋友”的旗子,穿著暴露的靚麗女子,以及現場亂作一團的“球迷衝突”。所有這些只是為了突出一句,“聲援我們,請加某某交友軟體號”。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其實是該社交軟體針對世界盃精心策劃的行銷活動。

  近期,一起“兩年輕網友通過某交友軟體相識在挖掘機內車震被困3小時”的假新聞又讓不少媒體紛紛“中招”。這條10月13日發佈的假資訊完全符合“熱點、勁爆、反常”的新聞要素,其中的“挖掘機”“車震”“年輕男女”等字眼更是賺取了不少點擊量,並引發不少網站轉載。後經媒體調查和當地警方核實,該新聞就是一起由軟文編造成的假新聞,目的就是不著痕跡地再次向受眾推銷該社交軟體。

  而在近日,又一則95後萌妹“用身體旅行”的長帖在網路爆紅,引起網友熱議。在帖子中,該女子自稱酷愛旅行卻苦於囊中羞澀,故決定“每座城市徵集一個臨時男朋友,邊走邊愛,0元遊遍全國”。此外,該女子還公佈了自己在某社交軟體中的號碼。後經網友“傳媒大觀察”爆料,這三起“假新聞”皆是國內某社交軟體借“情色、性”等話題故意實施的網路行銷行為。

  為何此類網路行銷愈演愈烈?

  專家認為,法律監管的缺位、企業道德倫理缺失和價值觀的迷失、公眾的鬧劇心理和獵奇心態等因素的存在,是造成當前無底線網路行銷事件頻頻發生的主要原因。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彬坦言,雖然我國已經制定和實施了不少關於網際網路領域的法律法規,但是有關網路炒作、無底線行銷行為等方面的立法工作還相對比較滯後。“目前,學界對於這種網路行銷行為是否違法還存在爭議。”

  “網際網路高效、低成本的傳播效果與處罰偏輕的懲戒機制形成強烈反差,這也是導致惡俗行銷屢禁不絕的原因之一。”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蔡斐説。

  貴州省法學會研究部副主任趙燕華認為,企業倫理的缺失和價值觀的迷失是造成無底線網路行銷之風盛行的重要原因。“不是所有的話題和事件都適合用來炒作,行銷要有溫度,炒作要有道德底線。”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表示,公眾愛看“鬧劇”的心理和獵奇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無底線行銷行為誕生的催化劑。許多企業通過分析網民心理和社會心態後,刻意製造一些能吸引網民眼球的熱門話題,從而達到推銷其産品、做免費廣告的目的。

  治理“無底線炒作”還需下猛藥

  專家表示,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不應成為惡俗行銷的避難所。治理企業“無底線行銷”行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國家、社會、企業、公眾多方聯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趙燕華認為,法律法規在引領和規範網路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國家需要完善針對網際網路行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明確商業行銷行為的邊界。

  “對那些屢屢突破道德、法律底線,開展虛假行銷、惡意行銷、低俗行銷的企業和個人,各級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安機關應及時依法依規處理,並把相關企業和個人納入誠信黑名單。”貴州惠歆律師事務所律師彭華峰説。

  王彬認為,企業要履行好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企業為追逐商業利益,採取適當的行銷方式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內。”

  此外,專家還認為,整治無底線網路行銷,媒體和公眾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胡泳呼籲媒體做好資訊把關的工作,不應該為滿足公眾獵奇心理而失去底線。此外,對於無底線的網路行銷,公眾也應積極向公安部門、工商管理部門舉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