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惠普拆分謀復興 PC印表機業務、企業服務業務分家

  • 發佈時間:2014-10-08 10:12: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重組、裁員……在多重復興策略之後,IT巨頭惠普祭出最後殺招:分家。惠普昨日宣佈,將拆分為兩家獨立公司,分別運營PC與印表機業務、企業硬體與服務業務。至此,糾纏了三年的惠普分拆計劃畫上句號。

  各安生業

  惠普拆分的兩家公司,一家名為“惠普公司”(HP Inc),主營PC與印表機業務,延續使用惠普LOGO;另外一家名為“惠普企業”(HP Enterprise),主營企業專用的電腦伺服器、數據存儲設備、軟體和服務等業務,將啟用新LOGO。

  上述計劃意味著,對於用戶而言,大眾消費層面的惠普還是原來那個惠普,而企業服務層面的惠普將以新面目示人。據悉,此次分拆將通過向股東免稅配股的方式,預計于2015年底前完成。惠普股東屆時將同時擁有“惠普企業”和“惠普公司”的股票。

  惠普現任董事長、總裁兼CEO梅格·惠特曼將出任“惠普企業”的CEO,同時兼任“惠普公司”的董事長。

  此外,惠普還決定將裁員數進一步增加,根據重組計劃總裁員數量將達到5.5萬人。此前,惠普決定裁員5萬人,而隨著分家計劃,裁員人數增加了5000人。但惠普官方拒絕將裁員與分拆計劃相聯繫。

  2013財年惠普的凈營收為1123億美元,其中企業硬體與服務業務和PC與印表機業務大約各佔一半。惠普説,兩家新公司都將成為《財富》500強企業。

  迫不得已

  據悉,分拆的決定並非一蹴而就,惠普及其部分投資者一直在討論關於公司的重組方式。早在2011年,惠普就已嘗試分拆業務,甚至傳出出售消息,但因股東施壓未能成行,時任惠普CEO的李艾科黯然下課,由惠特曼接任。

  惠特曼此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步伐,並在2012年將PC和印表機業務合併,並集中了行銷、通訊和大客戶銷售等企業級業務。不止於此,惠特曼還寄希望於瘦身計劃,先後制定了總計裁員5.5萬人的計劃。

  對於分家的舉措,惠特曼稱:“經過過去三年的努力,我們的核心業務得到了顯著強化,以至於有能力以更積極的方式來追求市場快速變化所創造的商機。這次分拆後的新公司將更加靈活,能夠更加適應市場競爭,同時對産品進行投資和收購。”

  事實上,惠普的狀況與今天的PC市場一樣並不樂觀。相關數據顯示,惠普PC業務營收2011財年為396億美元,2012財年為357億美元,2013財年為320億美元,成為了明顯遞減的業務,其全球PC王座還被中國企業聯想奪走。因此,如同新力、諾基亞等許多沒落的IT巨頭,惠普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減,其陳舊的公司架構成為復興的掣肘之一。

  算盤難打

  業界普遍認為,惠普分家的如意算盤在於從體制上保證兩大業務體系的獨立,以發揮各自積極性。在過往,至少在財務表現上,利潤和利潤率微薄的PC與印表機業務是企業硬體和服務業務的累贅。相對而言,惠普更看重後者的成長性。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分析師尼爾·邁克唐納認為,通過分拆,新成立的“惠普公司”將能夠快速進入高速增長的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等移動設備市場。該分析師表示,“這家新公司將擁有這樣做的自由和資金”。

  而更多人看好“惠普企業”,認為“擺脫了個人消費業務拖累的企業級業務將得到釋放,並更快展開諸如收購等動作”。此前一段時間,惠普與雲存儲巨鱷的緋聞遭遇冷處理,但分拆後的“惠普企業”有望重拾並購談判的可能。

  但這一領域的競爭壓力依然很大,畢竟沒有個人電腦和印表機業務的支撐,惠普很難向企業技術部門出售包括計算設備、伺服器、諮詢服務和軟體在內的合成服務。不過,惠特曼認為,分拆帶來的任何規模損失,都將被速度和靈活性所壓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