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重構租車業 該伸手"關閘"還是"放水養魚?

  • 發佈時間:2014-09-03 12:49: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宏鵬 朱文彬 龐瑞  責任編輯:姚慧婷

  2014年初,滴滴、快的打車風靡一時的燒錢大賽,讓人們直呼看不懂,單次打車20元的補貼,更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如今,人們看懂了,打車軟體,已經植根于一些計程車司機和乘客的智慧手機,二者的客戶端佔有了最大面積的用戶。給人們來了一次“網際網路思維”“網際網路視角”“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生動掃盲。

  在每個行業都迎來網際網路衝擊波之時,租車業波瀾又起。依託網際網路、推崇共用精神的“商務租車”出行模式,被輿論解讀為遭到北京市交通委《關於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運營提供便利的通知》“秒殺”,一些媒體甚至以《生於大時代 死於小政策》予以評價。

  “打車難”“打車貴”“黑車猖獗”是汽車出租行業的老大難問題,而一週多以來連續發生的少女遭遇黑車慘案的發生,更讓人對網際網路重構汽車出租行業,解決行業痼疾充滿期待。

  網際網路給租車業帶來可喜變化

  當前,網際網路進入汽車出租行業主要包括兩個方向:一是計程車,二是“商務租車”。它們一個共同特徵,都是通過移動客戶端以網際網路資訊平臺作為“中間件”實現叫車,而不像站點候客和巡遊服務那樣——消費者和司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在消費價格檔次上,商務租車也與計程車有較大差距,主要針對消費水準較高的人士。

  滴滴打車等打車軟體的出現,縮短了司乘之間的資訊距離,運營效率提高、收入增加、司機勞動強度降低,這是網際網路給租車業帶來的直觀變化。

  記者坐在北京出租汽車司機張師傅的車上,聽到他的手機“嘀嘀”響個不停。張師傅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使用叫車軟體了,他説,現在不僅沒有了以前空駛的焦慮,同時每天收入也較以前漲了15%。而據滴滴打車創始人兼CEO程維此前透露,北京有7萬多名計程車司機安裝了滴滴打車的軟體。在6.7萬輛計程車上,約5萬輛安裝了滴滴打車的軟體。

  根據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打車軟體經濟與社會影響調研報告》,在使用打車軟體後,94.7%的司機認為提高了月收入。其中,55.0%的司機認為月收入提高10-30%,40.9%的司機認為月收入提高10%以下,4.1%的司機認為月收入提高30%以上,90.3%的司機認為降低了空駛率,77.8%的司機認為每月載客行車里程有明顯增加。

  與此同時,商務租車也風生水起,先後有美國的Uber,國內的易到、一號專車,以及滴滴專車等進入這一領域。

  “營運資格”成各方關注焦點

  正當此時,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出臺了《關於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運營提供便利的通知》,給介入商務租車領域的網際網路公司“當頭一棒”,“關上了發展大門”。《通知》規定:“嚴禁把私家車輛或其他非租賃車輛用於汽車租賃經營”“租賃車輛不得用於未經許可的出租等行業運營”“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者提供便利”。

  《通知》發出後,雖然各家相關網際網路租車企業紛紛撇清與《通知》所指非法營運的關係,但輿論一般認為,易到用車、Uber平臺提供帶司機的車輛租賃資訊,PP租車、友友租車等平臺提供個人對個人的私家車共用資訊。若是交通部門嚴格按照《通知》執法,都“難以倖免”。

  相類似的,有8月1日上海市就已實施《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若干規定》和《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辦法》,只有獲得營運資格才叫合法運營。所謂“營運資格”,上海市交通委發言人表示,私家車行駛證只要是註明“非營運”就不能營運。除非更改使用性質。包括易到用車等網路叫車平臺的車輛,即使是跟第三方租賃公司簽署協議挂靠,只要是行駛證使用性質為非營運,就是違法。

  記者採訪易到租車、PP租車、神州租車等企業了解到,北京、上海的這些文件本身並無超出以往政策的特別規定,其核心在於私家車參與營運的問題。對於監管部門來説,私家車是非營運車輛,參與營運即是“黑車”,衝擊了原有的城市計程車市場,必須打擊。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中國個體戶都出現30多年了,私營企業早就衝擊了那麼多行業市場了,為什麼在30多年後,當汽車早已成為都市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時候,偏偏就是私有車輛不能從事租賃運營,而要走政府統管一條路?

  而網際網路租車企業則認為,網際網路精神在租車業代表著共用和效率。通過勞務公司可以規範“帶駕”司機,通過租賃公司可以規範參與市場的汽車,加之完善保險程式,安全沒有問題。而通過“商務租車”的價格差別,基本上不會衝擊現有的城市計程車市場。監管部門不能“一棍子打死”。

  該伸手“關閘”還是“放水養魚”?

  雖然北京市交通委沒有正面接受記者有關網際網路租車問題的採訪,但相關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非正式溝通,監管部門也希望在維護現有城市計程車體系的前提下,給網際網路租車企業發展空間。這一點,北京市交通委《通知》內容“以重申和強調以往政策精神為主”可以佐證。

  北京市租賃行業協會副會長范永耀説,約租車這個行業,易到是國內做得比較早的,大概是2011年開始,到現在出現了這麼多網際網路商務租車軟體,説明這是一個趨勢,網際網路會深入到每個行業。按照德魯克的觀點,行業被重構了,政府也應該適應這個潮流。政府需要先充分調研,聽取各方意見,然後再談科學規範、讓這個行業健康科學發展。對商務租車,不能一下掐死,應該鼓勵發展。不過,鼓勵不是説讓這個行業野蠻生長,政府也需要在制定規定的時候,考慮不同的利益訴求。

  業內相關企業對發展前景仍然樂觀,稱“放水養魚”和逐步規範應該是發展趨勢。以打車軟體為例,2013年5月,深圳市交通委曾叫停打車軟體,“對已經安裝手機召車軟體的駕駛員必須責令卸載”。而在今年的7月17日,交通運輸部發出《關於促進手機軟體召車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有序發展的通知》,交通部運輸司副司長李志強指出鼓勵包括手機軟體召車、網路約車在內的各類計程車電召服務方式協調發展,並加快實現資訊共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