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企高管薪酬掙糊塗賬?專家:高管定酬需先分類

  • 發佈時間:2014-08-27 15:27: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100萬、50萬、20萬……在你心中,央企高管掙多少錢才合適?

  8月18日,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部署央企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傳言稱,央企主要負責人的年薪將降至目前年薪的30%,削減後不能超過年薪60萬元。

  傳言一齣,央企高管薪酬的話題再成焦點,而實際改革方案仍“待字閨中”,如何改,改多少,皆成謎團。

  【掙多少】

  知名央企董事長

  年薪百萬剛起步

  央企掙得多,是“江湖”中早有的傳言,不過央企高管到底掙多少,公眾卻並不了解。

  據媒體引用國資委數據,央企負責人平均年薪約為60萬至70萬元上下,其中知名央企的高管,收入更加引人眼球。

  如著名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按照2013年年報數據,其董事長周吉平在公司領取的報酬總額為121萬元,執行董事、副總裁廖永遠年薪為112萬元,總裁汪東進年薪為106.6萬元,其13位高管的平均年薪達到84萬元。同為“兩油”的中石化,高管平均年薪亦不甘落後,逾77萬元。

  “兩油”之外,能夠拿到百萬年薪的高管仍有不少,如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其2013年“從股東單位獲得的應付報酬總額”達到150.6萬元,該公司的兩位副董事長,收入也在百萬以上。

  實際上,以上排名還僅限于國資委直接管理的113家“狹義央企”。按照此次央企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所提,其改革針對的是“中央管理企業”,這也就意味著,由財政部主管的“中央金融企業”,乃至各家央企控股的企業,都可能囊括其中。

  實際上,相比于“狹義央企”,“中央金融企業”高管的收入顯然更高。“中央金融企業”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其中多數企業的高管,年薪早已不是一百萬就能“打住”。

  網路上,一份《2013年央企上市公司董事長薪酬排行榜》受到熱捧,榜單數據顯示,新華保險董事長康典年薪為598.09萬元,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董事長的年薪也頗為豐厚,其中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收入達到199.56萬元,收入最低的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2013年收入亦達到112.9萬元。

  並非所有央企高管的薪酬都已公開化,公眾所能獲取的薪酬資訊,往往來自於上市央企,而未上市央企高管的薪酬,多數仍無法獲知。

  即便是上市央企,由於現行央企管理制度,往往會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這也就意味著,存在某些高管在某一企業任職,但並不在該企業領取薪酬,或者只是領取部分薪酬的情況。有媒體統計,2013年公佈年報的央企背景上市公司中,有84位董事長的年薪顯示為零,佔比超三成。

  因此,僅靠財報也無法掌握央企高管的真實收入。

  【怎麼掙】

  薪酬制度多未公開 虧損企業仍可加薪

  央企高管掙了多少説不清楚,怎麼掙的同樣是筆糊塗賬。

  以各大商業銀行為例,各行高管的薪酬均包括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各項社會保險福利等部分。如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所獲得的199.56萬元年薪,就包括基本年薪51萬元,績效年薪115.16萬元,各項福利33.4萬元。

  按照股市相關規定,已上市央企的高管薪酬,理論上需要通過股東投票確定,不過這一決策權同樣不掌握在公眾這些“散戶”手中,而是掌握在大股東手中。至於未上市企業高管的基本年薪、績效年薪應該如何制訂,並未有官方解釋出臺。

  正因為高額年薪外加模糊的定薪機制,才讓央企高管薪酬成為公眾詬病的對象,而對於公眾的質疑,央企主管部門國資委曾經這樣表態——

  2009年,時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表示,央企高薪是為留住人才,其定價標準是向民營企業學習,“誰給我賺錢多,我就給他錢多”——2008年,央企利潤增長超過1500億元,李榮融的發言也多了幾分底氣——央企高管薪酬高速增長“合情合理”。

  不過,此後幾年央企高管薪酬變化並不如上所言,“掙得多拿的多”,據媒體報道,部分公司高管的薪酬的高低與公司業績無關,即便公司大幅虧損,業績持續下滑,乃至於股東常年零分紅,企業高管薪酬仍呈現“跨越式增長”。

  如隸屬於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招商輪船, 2013年出現約21.84億元虧損,凈利潤同比跌幅高達-2497%,但其董事、總經理謝春林的薪酬仍達到85萬元,比2012年上漲300%。

  發完薪酬發股票 職務消費報發票

  高額的年薪,並非央企高管唯一的報酬。企業股權、職務消費乃至政治資本,其價值往往比年薪更重。

  作為上市公司,不少央企的高管同時也是企業的股東,擁有大量公司股票。央企高管的另一項“財外財”,則是不菲的“職務消費”。所謂“職務消費”,是指企業領導人員履行工作職責所發生的消費性支出及享有的待遇,按照《國企負責人職務消費行為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職務消費包括公務用車配備及使用、通訊、業務招待、差旅等多項消費項目。

  雖然有“監督管理辦法”,但職務消費始終存在不透明,易變“公款消費”的問題。如國家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高嚴,在公司內部會議期間,租住每天6萬元的特大套房。而因貪腐落馬的中石化原總經理陳同海,曾曝出職務消費每天4萬元以上的醜聞。

  業務量巨大、市場地位高的央企,也是職務消費的大戶所在。2012年,曾有媒體曝出,在2469家上市公司中,11家公司業務招待費超過億元,其中十家都是央企,業務招待費支出最高的“前三甲”——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水電,一水的國字頭央企——一年就花去19億“招待費”。

  本文數據資料來自近年媒體公開報道、上市公司財報和相關公開資訊

  【觀點】

  高管定酬 需先分類

  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可以確定的是,國企央企管理層降薪是必然的趨勢。因為現在國企央企薪資與社會薪資差異大,國企央企內部領導與員工差異過大是不爭的事實。其差距甚至達到數百倍乃至上千倍,這在以前是沒有先例的,説明瞭我們目前的央企管理層薪酬機制存在不合理,必須要降。

  但是説降50%還是70%,我想這樣的説法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央企薪酬的調整不會是一刀切的方式,而是需要具體研究的問題。

  首先一個問題,我們要確定這個央企的性質。是公共服務類、經營盈利類還是有一定計劃體制的。比如很多央企是以經營為主的,是參與市場競爭的,那麼這些企業的高管,薪酬就要與業績掛鉤,除了基礎工資外,還要有一定的比例直接跟企業收益掛鉤。如果這個企業偏向於公共服務類,那麼其企業的高管薪酬,就應該與事業機關單位的領導相持平。我們還有一些軍工企業,存在一定的計劃性質,那麼薪酬應該怎麼定,仍然需要研究。

  這裡要強調的是,即便是經營類,工資也不能太高。因為央企能夠獲得巨大的利潤,不全是你高管的能力使然。這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因為你佔有了公共資源,佔有了壟斷地位,不能説你企業掙錢多,你的薪酬就無限制的增長。

  【圍觀】

  “國企的問題根源在於

  使命衝突與角色衝突”

  宋國青:國有資本自我迴圈,投資效率難以評估,高投資的收益沒有多少直接惠及大眾,産生了許多腐化浪費現象,還有薪酬不合理助長了收入差別擴大。雖然説國企的資本和收益是全民的,但是沒有實際分配,所有權就成了空洞的口惠。

  @光遠看經濟:何為央企不合理的過高收入。一是壟斷企業的高工資和高福利,典型的是電信、石油、煙草、食鹽等領域,這些企業的員工收入應該按照准公務員設計,起碼不應該超過國企的平均工資和福利;二是非市場化任命的企業高管,當公務員時每月1萬左右,一旦被任命成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就超百萬,這是最大的不合理。

  @江城豎子:國有企業的問題根源在於使命衝突與角色衝突,前者使國有企業難以定位到底是以市場盈利為目標還是以社會服務為目標;後者導致國企領導人身上一方面有經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又具有行政官員角色。這兩點造成了國有企業長期的低效率,而這比壟斷更加為人詬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