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金價瑞銀吃罰單 新定價機制能否杜絕黑手?
- 發佈時間:2014-11-20 06: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繼今年5月份巴克萊因涉金價操縱而被罰2600萬英鎊後,最近瑞銀集團又因在外匯及貴金屬交易中的違規行為吃下1.34億瑞郎(1.39億美元)的罰單。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2月份,金融時報就曾發文曝光德意志、匯豐、巴克萊、法興和加拿大豐業銀行涉嫌操控金價,但令人疑竇加深的是這篇文章之後被刪除。
金價受到操縱的質疑聲由來已久,其中很多都是質疑黃金定盤價受到五大定價行的操縱。 隨著長達95年的倫敦黃金定盤價將告終結,新的黃金定盤價制度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約束這些大行操縱的“黑手”,市場寄託著厚望卻又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瑞銀被指操縱貴金屬指標價格 吃1.34億瑞郎罰單
近日,瑞士、英國及美國的監管機構向瑞士聯合銀行在內的六家銀行開出了總價43億美元的罰單,以停止對於一起違法操縱市場事件的調查。其中1.34億瑞郎(1.39億美元)的罰單是由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向瑞士聯合銀行這一瑞士最大的銀行開出的。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宣稱,在對瑞士聯合銀行外匯及貴金屬交易操作運營的調查中,已經找到該銀行僱員在貴金屬交易(尤其是白銀)中嚴重違規行為的證據。
瑞士金融監管當局在報告中表示,發現瑞銀多次針對白銀定盤“搶先交易”,也就是依據客戶尚未獲得的資訊進行交易。白銀每日定盤目前已經取消。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布蘭森表示,“調查顯示瑞士聯合銀行的問題不僅僅存在於外匯交易中,該銀行在貴金屬交易中違規獲利的手法與在外匯交易中的手法類似。”
“我們看到了明顯的貴金屬市場定價操縱行為。” 布蘭森表示,他之前曾在瑞銀集團任職。
巴克萊操縱金價被罰2600萬英鎊 並非個案
今年5月份,巴克萊銀行因在黃金定盤價操縱上監管失當,被監管機構罰款2600萬英鎊(4380萬美元),成為首家因操縱黃金價格被罰的銀行。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聲明稱,2012年6月28日,前巴克萊貴金屬交易負責人普倫科特利用通過操縱當天的黃金定價,從而獲利。而巴克萊銀行未能妥善處理自身和客戶之間的利益衝突,並疏于管理系統漏洞。這種管理不善的行為從2004年到2013年之間持續存在。
那天下午3點,普倫科特通過提前創立假拋單(用大量做空的拋單在幾分鐘內打壓價格,然後再以對價為準的定價平臺上撤銷拋單)的手法,將金價壓制在每盎司1558.96美元以下。因為按照協議,如果當時金價高於每盎司1558.96美元,巴克萊銀行要支付給客戶390萬英鎊;如果低於1558.96美元,巴克萊就不需支付任何費用。
幾分鐘的操縱,不僅使巴克萊免於支付390萬英鎊,還為銀行帶來175萬英鎊的利潤。
FCA的金融犯罪和執法部門主管Tracey McDermott表示:“公司缺乏監管,交易員也不顧客戶的利益,使金融服務業的名聲再次受損。”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表示該案件只是個例,且僅有一名交易員參與。不過,市場專業人士卻表示,事實上,操縱金價已經成了行業的普遍現象,衍生品市場有著大量的貓膩。
外媒曝大行操控金價文章被刪 新定價制度能否杜絕“黑手”存疑
今年2月份,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關於德意志、匯豐、巴克萊、法興和加拿大豐業銀行涉嫌操控金價的文章,但之後文章被刪除。
這篇題為《操縱金價的擔憂給投資者敲響警鐘》的文章稱,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全球半數的黃金交易價可能都是人為操縱價。
這篇文章稱,五家銀行每天兩次舉行電話會議,金價在會議期間有規律的漲跌。
報道稱,上述五家銀行涉嫌操控“倫敦金定盤價”,五家銀行每天兩次舉行電話會議,金價在會議期間有規律的漲跌:會議一開始,金價就頻頻攀升或下跌,而在會議結束那一刻,金價就漲到當日交易高峰或是低谷,走勢隨後又出現大逆轉。
文章還稱,德國與英國監管機構已展開調查。英國監管機構擴大了調查範圍,審查黃金以及其他貴金屬的定價方式。而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要求德意志銀行提供相關文件。5月12日,德意志銀行已經宣佈退出金銀定盤機制。
如今,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已在不久前宣佈任命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管理黃金價格,這也意味著之前長達95年的倫敦黃金定盤價方法將掀開嶄新的篇章。
銀價則已經在8月15日進入新的電子盤時代,長達117年曆史的白銀“定盤”終結。
老定價方式的終結是否意味著操控時代的壽終正寢?而金銀定價新時代的來臨又是否昭示著一個透明公開定價時代的來臨?市場寄託著厚望卻又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