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買彩票變成“做理財”
- 發佈時間:2015-02-06 15:34:33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劉波
當網際網路理財“看上”彩民,彩票變成了一種理財産品。綜觀2014年的彩票市場上,理財産品的介入,使得彩票似乎也披上了收益的外衣。然而,對彩民來説,當彩票“遇上”理財之後,要警惕投注變了味。
2014年,國內一家移動網際網路彩票平臺曾在網上推出一款理財計劃,每份9988元。用戶一次性投入本金,可在理財期間每日獲得2元彩金,購買一注彩票。理財到期後,客戶投入的本金將全部返還。如果將彩金換算成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達8.2%,遠超貨基寶寶和銀行存款。
此前,餘額寶推出了用戶專享權益“永不停彩”。只要用戶在“永不停彩”下單時選擇彩種、每期投注注數和倍數,系統每天將按定制方案從餘額寶中自動扣除彩金,用戶就可以“坐等”大獎到府。
去年另外一個受到市場關注的彩票理財産品,是一家彩票網站與貨幣基金公司合作的産品。據介紹,該産品以“基金收益+等額‘現金’彩票”的方式為收益模式,具體是指基金公司給出收益率為上述的4.877%,加上彩票網站也給客戶同時獎勵相應4.877%的收益。也就是説,用戶每天從基金公司獲得多少收益,彩票網站就要補貼多少的彩票“現金”獎勵。這裡的“現金”只能用於購買彩票網站的相關彩票,中獎獎金可以通過現金領取。
彩票具有公益性、娛樂性,並不具備投資功能,也很難有穩定的回報,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理財機構看上了彩票市場,很重要的一點還是目前中國龐大的彩民隊伍。對於有關機構來説,通過並不大的投入,就可以獲得非常可觀的大數據,因而這些所謂的彩票“理財産品”,更應該看做是一項行銷活動。希望借此讓用戶對彩票網站有一次更深層次的認知,同時讓用戶主動形成行業內的橫向對比,這樣才能更加突出彩票網站的優勢。因而,許多彩票網站往往是拿出自己獲得風險投資的資金,讓彩民獲得收益。
雖然從表面來看,現在這樣的理財行為都讓彩民得利,而且因為本金也得到保證,似乎沒有任何的風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這些理財行為在監管上存在著一定的盲區,特別是網路投注方式在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家網站獲得牌照,通過有關網站進行投注,萬一發生了虛擬投注的行為,這樣産生的糾紛是很難通過法律獲得保護的,而且從有關網站獲得鉅額本金之後,一旦因為網站運作不下去而攜款潛逃的話,對於有關的彩民來説,要引起一定的警惕,千萬不要被所謂的高收益迷惑了雙眼。
投注彩票不是理財,任何理財都會有風險。彩民用理財的方式來購買彩票,一定要進行仔細研究,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遭受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