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非投機 換匯理財需謹慎

  • 發佈時間:2016-01-11 12:44:16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李國輝  責任編輯:金瀟

  2016年剛剛過去的一個交易周,外匯市場並不平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接連走低,使不少居民將投資目光轉向美元等外幣,一些地方的銀行網點出現居民排隊購匯的現象。現在的情形下,換匯理財真的划算嗎?這一做法的收益率與人民幣理財産品相比如何?對此,本報記者與業內外匯交易人員進行了連線。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居民個人搶購外幣的行為並不理性,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方面需要。在兌換外幣進行投資之前,建議綜合對比投資本外幣資産的風險和收益回報,作出理性分析。

  外幣投資收益未必高於本幣理財産品

  一般來説,居民換匯主要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有留學、出國旅遊消費等方面的實際需求,二是投資理財。從理財的角度講,當居民的本幣可投資資産達到一定規模後,才會對外幣金融資産形成一定需求。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交易員胡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也有一些居民換匯是出於貨幣保值考慮,但換匯後如果僅持有外幣現鈔,並不能獲得任何利息收益。如果是為資産配置或投資理財,以美元為例,儘管美聯儲已于去年12月宣佈加息,但目前利率仍維持在低水準,國內的外匯存款和理財産品收益仍然不高,對居民的投資吸引力並不大。

  銀率網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月2日至8日,美元理財産品共發行15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87%,相對於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微乎其微。“而高風險的股市、房地産等領域,價格波動頻繁,風險相對較大,並不是安全、穩定的高收益投資方向。”胡剛表示。

  “居民如果使用人民幣去購買最保險的銀行理財産品,它的安全性、穩定性還是比美元要好,回報率也大大高於美元理財産品。”胡剛建議居民綜合分析人民幣資産、外幣資産的風險和收益回報,另外還要考慮外幣的投資渠道是否安全合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匯率因素對投資效益的影響有不確定性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較大,一些居民考慮換匯之後在國內進行理財,希望借助美元的升值空間賺取利益回報。然而,投資不是投機。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交易主管張治青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匯率因素對投資效益的影響有很強的不確定性。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約3%,如果將人民幣兌換美元後進行存款等保本理財,合成後的收益率低於同期人民幣的任何保本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顯然,換成美元的做法很不划算。

  “2015年,上述做法能夠達到損益基本平衡。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為4%至4.5%,美元的境記憶體款利率約為1%,這樣一來,兌換美元進行境內保本投資的收益率約在5%至5.5%之間,與同期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相當。”張治青表示。

  那麼,2016年的情況將會怎樣?張治青表示,近期人們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僅建立在2016年第一週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上。基於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形成對人民幣的長期走勢進行預測是不理性的,這只是一個投資觀點或願望。並且,在市場持有一致預期的情況下,市場可能會走向反方向。

  “人民幣對美元在近期出現貶值有季節性因素,因為臨近春節,經濟活動偏弱,出口和結匯比較少。在這個時點,人民幣可能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但這並不是長期趨勢,待二季度經濟活動回暖,人民幣自然又會走向升值。”張治青表示,在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的情況下,2016年換匯保本收益率能否達到5%存在不確定性。

  應全面理性看待人民幣匯率問題

  自去年12月份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出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來,市場看待人民幣匯率的視角已經發生變化。胡剛表示,僅用美元描述人民幣的幣值比較片面。

  “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已經成為我們觀察和判斷人民幣幣值及做市商報價的重要參考,而不再是僅僅盯住人民幣對單一貨幣的幣值走勢。”胡剛稱,雖然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有一定幅度的貶值,但近期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基本穩定,波動也比較窄。今後市場和居民應該更多通過人民幣匯率指數觀察人民幣匯率是否保持在合理穩定的範圍內。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100.94,較2014年年底升值0.94%。張治青表示,基於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可以判斷,人民幣持續大幅走軟的概率已經很低。

  “近期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的波動及其彈性,顯示出人民幣越來越接近國際主要貨幣的特徵,這也是人民幣匯率形成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胡剛預計,今年通過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體現的人民幣幣值將大體保持穩定。在當下時機跟風搶購外幣進行理財,有可能會得不償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