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泛亞兌付危機升級 投資者集體維權

  • 發佈時間:2015-09-22 07:28: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崔啟斌 程維妙  責任編輯:張明江

  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泛亞”)兌付危機事件持續發酵。繼投資者奔走于泛亞總分機構及昆明市政府等相關部門之後,昨日下午,又有近千名泛亞投資者聚集在證監會門前維權,要求清算泛亞。

  昨日上午,投資者在國家信訪局門前集會,打出“泛亞詐騙,必須還錢”,下午近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泛亞投資人聚集在證監會門口維權,身著印有標語的白色T恤,拉著橫幅高喊口號,把金融大街堵得水泄不通,集會人群約一小時後才散去。

  對於此次聲勢浩大的投資者集會事件,起源於泛亞的兌付出現問題。于2011年開盤的泛亞,今年7月出現資金鏈斷裂,全國20余個省份的22萬投資者,共計430億元的資金難以追回。同時,已至少有330余家泛亞授權服務機構被關閉,4/5的合作企業被神秘“剔除”,而泛亞管理層乃至客服人員卻與外界切斷溝通渠道。

  陷入恐慌的投資者在嘗試聯繫泛亞及合作機構無果後,開始到泛亞全國各總分機構及昆明市政府門前集會維權,事態不斷擴大。

  據悉,泛亞號稱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擁有全球95%的銦庫存。然而在過去一年裏,銦價從502萬元/噸跌至180萬元/噸,且沒有止跌跡象。7月12日,泛亞發佈公告稱,自8月31日起終止原有的現貨委託受託業務,同時收益按年提取,不再進行價格溢短處理,意味著投資人的收益將直接受到交易價格的影響而減少。

  7月15日,泛亞再發公告,稱受宏觀經濟因素和政策層面等影響,泛亞出現資金贖回困難。但交易所將維護投資者利益,積極應對,全力恢復市場流動性。

  一方面泛亞在調整兌付政策,另一方面它的高層卻接連辭職。業內知情人士介紹,泛亞有三個核心問題,一是交易報價模式不公允,交易所的價格和市場價偏離多倍;二是買賣成為變相融資,並非真實交易,有非法集資嫌疑;三是資金池不受監管,可能流出體系缺乏風控。甚至有人士直言,泛亞存在嚴重的監管缺失和人性的貪婪,連續數年都是在玩一場圍獵資本的遊戲。

  對於解決像泛亞這樣的問題,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清算平臺和第三方倉單登記平臺的方式解決。在進行統一清算後,交易平臺的客戶資金不會被隨意挪用,也就沒有流出體系的風險,同時還可通過該平臺提供市場化的公允報價;而倉單登記平臺,則可以通過對貨物的監管和物權的轉換登記確認貿易的真實性,避免出現以虛假貿易為幌子行融資之實的違法違規行為。

  目前,國內有兩個大宗商品現貨場外清算機構,分別為上海清算所和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同時,上海建立了第三方倉單登記平臺,廣東省也擬在自貿區建立自己的第三方倉單登記平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