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權分散助推新三板分層機制

  • 發佈時間:2015-09-16 08:08: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蔣元銳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在新三板市場上,一方是掛牌企業苦惱于掛牌後如何提升流動性,另一方是企業衝刺搶佔行業掛牌市場,而流動性問題遲遲難以解決迫在眉睫。

  截止到截稿,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3452家,做市轉讓427家,協議轉讓121家,成交股票書一共548家,成交金額4.149205億元。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登陸新三板市場,而流動性仍舊原地踏步,讓企業心急如焚。如果只掛牌,通過協議轉讓實現股權交易,進程慢也很難形成突破,企業也開始另辟蹊徑尋找其他方式。

  記者近日發現新三板市場出現了一個新趨勢,場內市場流動性並不樂觀,然而場外市場卻分外搶手,很多私募機構紛紛通過定增出售部分股權,搶優質項目成私募人員的必備技能。市場出現場外市場分外火熱,場內無人問津。

  定增現熱潮

  日前,據內部人士透露,掛牌新三板後,定增成了投資者的新寵。以往企業通常尋求機構作為企業的投資者,然而市場中資金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機構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焦點,企業更多將希望寄予自然人來進行投資。

  “選擇自然人,無疑是其能夠加強股份的流動,為未來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創立基礎條件。”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一直飽受詬病,掛牌不是目的,能夠融到資金才是企業真正要考量的話題。將資金分化到個人,企業做市後,個人可以選擇資金退出,也為企業實現更好的融資。企業在一方面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動權,推動新三板市場的運作,為企業更好地融資創造條件。

  自然人將成為企業定增的新寵,自然人合理選擇方式退出,機構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其能夠推動市場變革。

  據企業介紹,目前企業即將步入券商做市階段,而企業考慮到做市後仍可能出現無交易的尷尬場景,也開始另類處理。據了解,很多企業選擇控制自己的做市節奏,壓一下做市商入場時間,讓自然人先通過協議轉讓,定增一部分股份,然後引入券商做市,助推未來市場的活躍性。據介紹,目前企業提出股權分散的需求,讓更多的合格投資者,能夠進入到新三板,成為企業的股東。

  股權分散能夠變相可以打破流動性障礙,有助於健康的新三板市場流動,企業介紹目前“寧願割肉也要把股權分散,股權分散一方面能打破目前市場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企業多一些自然人也會變相增加股東的實際人數,這樣流動性增強對企業的估值及券商對做市企業有更強的信心。

  據記者了解,目前定增金額層次不齊,做市前後差異很大。券商已經做市的股票,其定增一般需要持有50萬-70萬股,價格則從每股30元-120元不等,而已經掛牌企業的定增股份和定增金額差別很大,定增數量10萬-30萬不等,價格從3元-20元,其數量之大差別之多,投資者在選擇新三板企業定增時,要慎重選擇。

  企業股權分散:助推分層機制出現

  國家推出新三板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而如果企業一直原地踏步,只會讓其浮于表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難題。

  企業登陸新三板是好事,能夠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為企業更好的良性運營。企業熱衷選擇在新三板市場掛牌,最主要的目地是希望通過投融資擴大自己的資本,而融資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定增方式,讓股權能更好地交易,增加流通股,融資到資金。

  據洪三板創始人黃小晴介紹,目前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新三板企業需要顛覆性的融資環境,在融資過程中希望同時進行估值管理,並宣傳自己,發現和挖掘企業的價值。

  對於企業而言,目前更多的要在市值、交易量及行業中能否做到佼佼者,一方面能夠解決分層的問題,二則其市值、交易量和行業都能得到良性解決,未來政策紅利落地才能更好幫助企業實現融資。

  價值發現能夠推動未來企業良性分層,激蕩新三板創始人王鵬飛介紹,未來隨著分層制度的推出,將更好助推新三板市場,然而分層的基本標準之一就是做市商要多,股權要足夠分散,而這個度需要拿捏。

   企業不迷戀做市商

  目前市場上定增很多,投資者並不敢輕易投資。據了解,目前銀行投行部也在積極尋找好的投資項目。投行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自己在投資過程中國也很謹慎,如果投資也需要通過前期的授信支援未來優先入股,不敢輕舉妄動。

  據了解,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做市:一種為先掛牌後做市,另一種是做市後再定增。對於先定增後做市的企業,王鵬飛提醒企業,先定增如果企業的股東人數過多,流動性偏高,券商會考慮其能否為其形成利潤,資金能否退出。如果企業股東過於分散,甚至達到近200人,在做市時,所有人都來簽字也麻煩,其既是行業開放性的表現,也會增強很多考量。

  股東人數多少,股權分散程度不同對未來流動性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王鵬飛認為如果股東過於分散到自然人,也會對企業做市産生一定的影響。

  據券商介紹,目前券商在選擇優秀企業時,並不局限于選擇先定增後做市,而是選擇企業的基本面。然而券商也會考慮到其定增先後,如果流通股過多,做事交易後流通股大量拋售,接盤俠就會成為其中的選擇。

  大股東持股多比較好,如果大股東持股不多,券商在做市交易過程中壓力很大,需要找一個臨界。

  新三板市場其並非是二級市場,王鵬飛介紹,如果目前將其期望值降低,假如企業還沒有掛牌沒有股權交易,融資仍將持續陷入困境。目前新三板處於1.5級市場,新三板市場沒有大家之前想的那麼好,也並不是很差。隨著新三板半年報的披露,很多登錄新三板的企業的收益率都很高。

  王鵬飛談到未來新三板的PE估值很可能會高於創業板,其成長空間很大。

  做市未必是掛牌企業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企業並沒有好的概念和營收,做市交易以後每天的交易量仍舊是10手、100手的交易量,很難賣出一個較高的價格,王鵬飛告訴記者,對於企業做市不是救命稻草,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目前市場情況下,做市只是對小部分投資者産生的一個信用背書,而這部分人群很少,入場不多,其實做市與否並非關鍵,企業的良性發展還是更多取決於其企業自身基本面。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