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官員釋疑“拖平均工資後腿現象”:少數人工資較高

  • 發佈時間:2015-06-09 07:39:51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王紅茹  責任編輯:胡愛善

p50

  【宏觀·政策】為何網民認為自己拖了“全國平均工資”的後腿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詳解2014年平均工資統計方法

  將私營單位包括進來擴大了工資統計的覆蓋範圍

  《中國經濟週刊》: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什麼在2008年之前沒有進行統計?

  馮乃林:我國對企業的勞動工資統計從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間裏,我國的私營企業數量並不太多,之後私營企業的數量開始增多,但是企業的規模都很小。規模小、數量大,統計基礎不健全,所以在2008年之前一直沒有進行統計。2000年以後,私營企業發展越來越快,也越來越重要,我們就考慮將私營企業納入統計範圍。實際上在2008年以前我們已經先對私營企業統計做了一些試點,試點成熟後,在2008年正式納入了統計範疇。

  工資水準及增長速度因行業、地區及個人所在崗位不同而感受不同

  《中國經濟週刊》:當2014年全部聯網直報調查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49969元一經公佈,很多人感慨説自己拖了後腿。為什麼會産生這種差異感?

  馮乃林:平均工資統計數據與個體感受差異大,是每年數據發佈後常有的反應。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各類平均工資數據反映的是全國或某一類單位、某個行業的平均水準。由於工資分佈是典型的偏態分佈,即少數人工資水準較高,多數人工資水準較低,所以多數人的工資水準會低於平均工資。

  目前開展的崗位工資統計只調查聯網直報的規模以上企業,2014年涉及16個行業門類的91萬多家單位,沒有包括這些行業的規模以下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也沒有包括農、林、牧、漁業,金融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這幾個行業的單位。具體到某一個單位,不同崗位間的工資差距很可能會更大。即使是相同崗位,其平均工資在不同地區、不同登記註冊類型和不同行業間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從每個人的角度看,工資水準及增長速度均會因所屬單位的行業、地區及個人所在崗位的不同而感受不同。

  《中國經濟週刊》:分區域看,2014年東部地區崗位間平均工資差距最大,崗位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83;中部地區崗位工資差距最小,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37。該怎麼理解東、中部崗位工資間的不同差距?

  馮乃林:我們在進行崗位工資統計時,將崗位大致分成五類,即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商業和服務人員,以及生産設備操作人員。東部地區崗位工資差距較大,主要因為東部地區市場經濟相對發達,這一地區企業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水準一般也高於中部地區的同類人員;但是商業服務人員和設備操作人員的工資差異在東部與中部地區之間沒有那麼大,這樣就造成了不同崗位之間東部地區差異更大一些。

  《中國經濟週刊》:分行業門類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崗位工資差距最大,崗位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為5.04;建築業崗位工資差距最小,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22。這説明瞭什麼?

  馮乃林: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包括了像大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投資與資産管理機構等,這些單位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工資收入也高,而在這些單位中工作的一般辦事人員、服務人員則與其他單位同類人員工資沒有太大的差別,導致不同崗位人員之間收入差異也相對比較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