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高大上職場非實力象徵 第三方理財産品推介貓膩多

  • 發佈時間:2014-09-16 08:12:4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高大上”職場並非實力象徵 第三方理財産品推介貓膩多

  據《新聞晨報》報道,近來在上海的高檔寫字樓裏,出現不少第三方理財機構打著“高收益快回報”産品的旗幟,憑藉與知名銀行、保險公司的“合作夥伴”關係,誘惑市民參與投資,希望大家對此擦亮眼睛—

  直擊:場上火爆場下跑路

  9月7日,家住浦東的童先生拿著落款為某金融單位的邀請函,來到南京路參加一個客戶答謝暨理財推介會。

  會場設在一家酒店大堂裏,進入會場後,童先生注意到,主辦單位為某財富管理公司。在現場的宣傳材料上,邀約時落款的金融單位成了主辦方的合作單位,同列的還有其他知名的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從現場的桌數和每桌人數來看,該推介會總計人數在400-500人之間,多半是在銀行或保險公司購買過各種理財産品的客戶。

  主持人表示,宣傳單上所列的各大金融機構都是公司的合作單位,近期聯手推出了一款收益高,回報快的理財産品。根據主持人的介紹,該産品的收益高達12%。為了鼓勵購買,還有現場抽獎環節,獎品有毛毯、電飯煲等。

  過高的收益讓童先生不敢輕信提前離開了,但現場購買的熱情卻十分高漲,在他離場時投影上列的購買總額已經突破千萬元。

  無獨有偶,孟阿姨兩年前也參加過一場類似的産品説明會,會上介紹了一個很好的理財産品,9000元一份,以兩個月為投資週期,按周計息,周息10%。不幸的是孟阿姨聽信會上所説的高收益,並在連續8周拿到利息後,再次追加。然而不久,公司負責人跑路,別説利息,連本金都沒有了。

  面對此類理財推薦會,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識別其中的銷售陷阱。陷阱一:“合作單位”是巨頭

  合作單位的陷阱在第三方理財公司銷售中最常見的一種。不少第三方理財公司為了吸引消費者前來,重金挖角銀行或保險公司銷售人員。待他們離職後,利用手中的客戶關係,繼續打著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名義吸引客戶,舉辦産説會。並在網站或宣傳材料上,把這些金融機構都列為合作單位,借機推銷自己的産品。事實上,第三方理財是指那些獨立的仲介理財機構,它們不代表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獨立地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提供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既然不代表銀行、保險這些金融機構,又何來合作一説?而銀行、保險都有各自的經營範圍和業務重點,既不會去代理第三方理財,也不會委託其銷售。

  這一做法,無疑是一種侵權和違法行為,投資者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到相關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求證,不要被“合作單位”光環誤導。一旦發生風險,這些“合作單位”從法律上來説不負有任何賠償或給付責任。

  陷阱二:“産品收益高獲利快”

  現階段不少第三方理財公司的理財産品往往標榜自己的高收益,獲利快,然而這些高收益真能實現麼?

  拿上文的産品來説,其承諾收益12%。給基層業務員的提點3%-4%,上一層組織銷售人員管理利益1%。辦公、運營支援成本以6%的較低標準來算,該公司僅這一産品投資年收益必須高於22%才有正常運轉的可能。放眼投資市場,要找到年收益高於22%的項目難如登天,其中風險不言而喻。投資者在選擇時,不能被高收益衝昏頭腦,單憑一張宣傳單頁,或者一面之詞就貿然購買。陷阱三:“高大上”辦公職場

  人靠衣裝,公司同樣如此,高大上的辦公職場往往為品牌增色不少。不少第三方理財公司深諳此理,職場都設在地價和租金最高的中心地帶。以此前跑路的帕拉迪公司來説,環球金融中心的職場一夕成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跑路的P2P機構已經有150余家,平均每月六七家。8月18日北京“隆尊資産”跑路,資産規模在35億元以上,成為近期此類案件中涉案金額最多的一家,其職場同樣設在北京最黃金的地段和大樓。

  所以,職場論公司是盲目的。在監管體系尚未健全的背景下,投資者更要學會仔細分辨,認真核實公司的資質,重大投資務必請教專業人士。尤其是老年人,在購買此類産品的時候,一定要和小輩溝通協商決定,避免出現公司跑路資金泡湯局面。投資收益固然是一方面,資金安全更不可忽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