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華人壽開業即遇人事變動 高管股東意見難調

  • 發佈時間:2016-04-19 07: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險企高管頻現變動。近日,業內有消息稱,開業僅3月有餘的中華人壽總經理賴軍已確定離職,離職或因個人意志與股東意志之間差距過大。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此向中華人壽方面求證,股東中華聯合保險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賴軍總經理現正在公司正常工作中,其他消息暫無法披露,在被問及近期管理層是否會出現變化時,該負責人未明確表態。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賴軍確已決定離職,其或重回老東家招商信諾。據保監會披露數據,中華人壽今年1月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28.58萬元,前兩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61.73萬元,排名目前位於全部76家壽險公司中的第68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壽險公司競爭壓力大,想要進入者眾多,股東與管理層意見相左是現階段新成立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而非中華人壽一家,至於選擇何種發展模式並無對錯,主要是股東能夠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並能夠做到持續健康發展。

  換帥

  “對於新成立公司而言,組建人力隊伍與其他保險公司直接競爭難度太高。”

  據悉,中華人壽是2015年唯一一家獲批成立的全國壽險公司,由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華聯合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初共同獲批發起籌建,11月20日獲保監會開業批復,註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

  賴軍當時作為擬任總經理參與公司籌建,此前其分別任職于平安保險集團、招商信諾、華泰財産及華泰人壽等保險機構,有十餘年的保險行業從業經歷。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賴軍離職後或回到深圳,繼續服務於老東家招商信諾。

  作為壽險行業中的一支新軍,中華人壽在開業時就強調自己要做一家不一樣的壽險公司。賴軍在闡述經營思路時提到,中華人壽致力於為有需求的個人和家庭提供保險保障和財富管理服務,以網際網路為依託,讓保險更簡單、更便捷、更貼心。同時,中華人壽産品責任簡單明瞭,每一款産品就是一塊積木,客戶可根據自己需求自由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人壽在成立時就明確放棄傳統的個險渠道和銀保渠道,選擇直接對接企業,創新團險經營模式,將目標聚焦在團險渠道的定制産品和服務上,目標客戶為生活在城市的中産階層。

  “個險渠道雖然是創造價值的渠道,但對於新成立公司而言,組建人力隊伍與其他保險公司直接競爭難度太高,這也是為什麼新成立的保險公司大多放棄個險渠道的原因。而不做銀保渠道,是公司不想用高成本、虧損來換取保費規模,可見公司對利潤要求較高,中華聯合控股已有上市打算,肯定希望公司的利潤表現要好看。”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但從保監會披露數據不難看出,中華人壽首個開門紅也在依靠理財型保險打基礎。今年1月中華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28.58萬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約17640萬元,分別佔到規模保費收入的8%和92%,約1.9億元的規模保費也讓中華人壽的排名較原保險保費的68位上升至63位。

  記者查閱中華人壽官網發現,在理財類産品中,目前僅有一款名為“長盈1號終身壽險”的萬能型産品在售,起購金額500元,歷史年化結算利率為6%,1年後隨時免手續費領取。根據萬能險結算利率公告顯示,4月13日,保單生效日期在2015年12月4日至2016年1月27日之間的該款産品當日結算利率(年化)為6.5%,此外中華團體終身壽險(萬能型)的當日結算利率(年化)達到7%。

  認知偏差

  不少産業資本紛紛涉足保險業,但大多企業對保險業不甚了解且存在過高預期。

  賴軍曾表示,開業初期中華人壽會做一些理財類産品,這類産品通常是躉繳,在初期保費中或會佔較大比例,但保障類産品也是公司堅持的發展方向,會踏踏實實去做。

  雖然中華人壽1月平穩開局,但2月單月表現不佳,根據保監會披露資訊,前兩月中華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61.73萬元,即2月單月僅實現原保險保費133.15萬元,且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部分無數據錄入。按照前兩月規模保費計算,中華人壽市場排名跌至71位。

  “中華人壽剛成立,知名度尚未打開,市場根基也不牢固,初期可能集中力量在1月份發力,2月份數據就會顯得下降明顯,而且保監會現正在規範中短存續期産品,中華人壽目前銷售的理財型産品今後也面臨調整,還要看公司後續如何應對。”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總經理對記者説道。

  相比中華人壽成立初期即面臨管理層變動及政策影響下的“前途未卜”,早其一年成立的壽險公司則多憑藉銀保渠道、理財類保險實現快速發展。

  其中2015年2月獲批開業的上海人壽,至今成立1年市場排名已在25位左右。記者注意到,上海人壽在成立初期僅以理財類産品打市場,成立前3個月未有原保險保費入賬,6月份首次錄入原保險保費收入613.7萬元,此時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已達313828.3萬元。今年前兩月,上海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77.4億元,規模保費達132.6億元。開業僅兩個月,總精算師離職轉投他處。

  另一家頗受關注的渤海人壽,2014年12月獲批開業,今年1月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25.46億元,規模保費約為31.53億元,增速分別為475.4倍、589倍,均位列行業首位。據記者了解,渤海人壽目前保費的快速增長也主要依賴網際網路渠道和銀保渠道。

  而2015年1月獲批開業的國聯人壽則呈現“高開低走”態勢。2015年前3月,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23.92萬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13330萬元,5月末規模保費突破10億元,下半年保費增速放緩,2015年全年實現規模保費收入約13.6億元,即下半年共實現規模保費約3.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成立半年多,保監會才批復華偉榮為董事長,也就在公司成立9個月時,總經理由馮乃憲更換為劉清欣。

  上述經紀公司總經理對記者表示,新公司股東與管理層出現矛盾已經從普遍現象逐漸變為必然,特別是隨著各領域企業紛紛涉足保險業,對保險業不甚了解存在過高預期,一旦公司發展不及預期就會首先更換管理層,若依然發展緩慢或需要不斷增資,股東就會將股權賣掉尋找新的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