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壽借道郵儲扭轉網點頹勢 豪擲130億元入股

  • 發佈時間:2015-12-09 08:40: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當安邦、富德生命、陽光等多家險企在投資方面頻頻出手時,一向慢半拍的保險業老大哥國壽終於也有所動作了。國壽昨日對外披露,擬斥資130億元參股郵儲銀行的配發。依據公告,國壽此次戰略投資,看中的一方面是穩定收益,再則是郵儲豐富的網點資源。

  國壽發佈公告稱,當日與中國郵儲銀行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公司擬認購郵儲銀行配發33.42億股股份,總對價約為130億元。在郵儲銀行引資完成後,公司將持有郵儲銀行不超過5%的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交易雙方認定,國壽此次認購郵儲銀行的股份具有三年的鎖定期。

  雖然此次國壽認購完成後持股佔比不超5%,但其耗資過百億足以讓普通保險公司羨慕不已。對於此次認購,國壽表示,郵儲銀行擁有龐大的渠道網路以及零售客戶基礎,其存款業務實力雄厚、貸款業務高速增長且資産結構均衡。

  事實上,早在2010年,國壽時任董事長楊超就曾對外宣稱,國壽將控股一家銀行,但這需要時機。多年前,國壽已持有廣發銀行,目前,國壽還持有廣發銀行20%的股份,與花旗集團、中信信託以及國家電網公司旗下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

  據了解,增持銀行股也為國壽“攻城”戰略提供了一條切入大中型城市的路徑。近年來,國壽迫於市場份額持續下滑,開始謀求産業結構轉型,2014年以來開始努力優化産品結構,擴大個險行銷員隊伍,開打“農村包圍城市”戰役。

  但相較于自建行銷員體系,覬覦銀行的強大網點支撐,聯姻銀行成為國壽的不二選擇。數據顯示,去年國壽銀保網點減少2.7萬個,也是國壽2007年A股上市以來出現銀保網點減幅最大的一次。為此,公司預期,此次交易可為公司帶來較為穩健的財務回報和可期的升值空間,並可以此為契機與郵儲銀行開展進一步合作,支援保險主業的發展。

  不過,國壽以130億元入股郵儲銀行能否為其帶來豐富的業務收入,業內頗為關注。對此,一位保險公司銀郵渠道負責人表示,郵儲系統也有屬於自己的保險公司中郵人壽,國壽的介入將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郵儲銀行的存貸業務。

  此前,市場曾傳出,國壽決意要“年內實現控股一家銀行”,而投資郵儲銀行與控股還有很大的距離。“與安邦不斷增持民生銀行所不同的是,國壽入駐郵儲銀行只能財務投資,並不可能控股。”一位分析師指出,因為郵儲銀行的體量遠大於國壽。資料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國壽總資産為2.32萬億元,而郵儲銀行的資産總額在去年底已超過6.29萬億元。

  對於國壽此次大手筆投向郵儲銀行,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銀行股是估值最低的板塊,業績增長比較穩定。由於銀行股盤子大、存貸差縮小以及壞帳單增加使得銀行股近一年的估值比較低迷,是産業資本增持銀行股的好時機。

  正因如此,險資頻頻出手銀行股。2009年8月,中再集團出資33億元入股光大銀行,成為光大第四大股東;2012年,中國平安便成功收購深發展,並更名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曾發佈公告,截至今年9月11日,富德生命人壽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繼續購買該銀行普通股A股累計達18.65億股,佔浦發銀行普通股A股總股本的10%。更值得一提的是,安邦保險通過多次增資,成為民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同時不把投資觸角伸向國外的銀行牌照。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朱俊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保險公司試圖參股或控股銀行,一是基於金融綜合經營的戰略考慮,綜合經營是大勢所趨,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種形態的綜合經營,而銀行在傳統金融機構中地位顯赫,謀求銀行牌照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二是壽險公司參股銀行,也是其銀保業務轉型與升級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銀保新政的影響下,如果保險公司與銀行缺乏股權上的聯繫,銀保業務會比較被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