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再保險市場面臨變革 承保經營能力亟待提高

  • 發佈時間:2015-08-25 09:30:1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近期,各路資金齊聚再保險市場。日前,泛海控股新華聯兩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擬聯手多家民營企業籌建亞太再保險公司。隨後,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屬投資平台中民國際斥資22億美元收購美國思諾保險全部股權。種種跡象表明,民營企業進入我國保險市場有了新途徑,國內再保險市場將迎來巨大變革和新的發展契機。

  什麼是再保險:給保險上保險

  再保險被稱為“保險的保險”,是保險人在原保險合同的基礎上,通過簽訂分保合同,將其所承保的部分風險和責任向其他保險人進行再次保險的行為。再保險是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健康的保險市場必須有再保險的支援,正是因為再保險的巨大作用——分散直保市場風險、擴大承保能力、改善償付能力等。通過分保,再保險有力的分擔了直保市場的承保風險,讓每一家保險公司單獨承受的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保證企業穩定。並且,由於再保險人可以選擇分入業務,控制價格和承保條件,促使保險人控制保險風險,對保險人的業務選擇、經營管理、風險控制都有促進作用,引導直保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如此,再保險收取的保費收入能夠聚攏大量閒置資金,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

  以8月12日天津發生的特大爆炸事故為例,如果沒有再保險對保險公司的賠付進行分擔,這一損失將會給直保公司帶來巨大經營壓力。事實上,從全球主要災難賠款情況看,再保險公司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再保險公司承擔了美國Sandy颶風總賠款(187.5億美元)中的40%,承擔了911事件賠款(268億美元)中的65%。

  然而,我國再保險市場相較直保市場一直不夠發達與完善。目前,我國再保險市場僅有一家中資法人機構即中再集團。另外還有200多家境外再保險公司通過離岸交易的形式接受中國分出業務。數據顯示,外資機構及境外機構佔據我國再保險市場比例已經超過60%以上。

  同時,再保險公司的轉分保比例也很高,2013年中再集團的保費近70%最終分到國際市場,而外資再保險公司中瑞士再保險轉分保比例達90%,漢諾威再保險轉分保比例達50%,這種潛在的保費轉移使更多保費最終流向國際市場。

  相比之下,國外發達國家的再保險市場已經很成熟,2013 年全球前50 名再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233 億美元。其中,歐洲、北美和百慕大是全球三大再保險市場,歐洲、北美和百慕大市場份額分別為61%、17%和11%。其中歐洲以德國、瑞士和英國市場為主,北美以美國市場為主。

  三大盈利模式

  資金投入再保險公司,自然是為了盈利。以目前的再保險公司盈利模式來説,可以劃分為3個類型,直接保費收入、多元化經營和巴菲特式投資。

  直接保費收入

  直接保費收入強調再保險公司的承保利潤,是指再保險公司分入保險所賺保費與對應賠付支出和費用支出的差額,衡量的指標為綜合成本率,包括賠付率和費用率。

  以2014年中再財險承保利潤為例,根據2014年中再財險公佈的年報粗略計算,中再財險承保的綜合成本率為99.4%,其中綜合成本率中賠付率為64%,費用率為35.4%。

  根據2013年中再集團披露的年報,集團的綜合成本率達102%,這些數據説明中國再保險市場承保利潤低微,甚至在賠付高的年度出現承保虧損,這與我國整個保險市場承保利潤低微的大環境有關,展業費用、管理費用不能有效壓縮,業務品質不高。

  而國際市場上,過去五年全球再保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維持在94.6%(其中賠付率為63.2%,費用率為31.4%),對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國再保險市場的承保經營能力和國際再保險公司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承保費用方面,説明國內再保險公司在公司管理和運作上仍有值得改進之處。

  多元化經營

  多元化經營強調再保險公司的資産配置和投資收益。一直以來,在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上存在著海派和山派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保險是金融的一支,注重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指出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對公司資金的有效運用,承保過程是為了進行資本投資籌集資金的融資過程,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保險公司更應遵循保險本質,提倡互助精神和共同分擔,強調保險是一種責任分擔,承保利潤是主要利潤,投資收益只是補充。

  在我國再保險市場,投資收益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的良好發展,投資收益一直較高,國家對保險資金進入金融市場也持有鼓勵態度。2013年中再集團投資收益率5.11%,凈資産收益率(ROE)7.53%,投資資産配置上,債券投資和銀行存款佔了44.4%和40.7%,同時抓住保險資金運用新政機遇,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穩步拓寬債權計劃、項目資産支援計劃、信託計劃、長期股權投資等金融産品投資渠道,有效提升了投資收益。而國際市場上再保險公司同樣很重視投資,並且由於國際金融市場更加成熟,再保險公司資本雄厚,投資經驗豐富,近幾年全球再保險公司凈資産收益率(ROE)平均為10.6%。

  巴菲特式投資

  巴菲特式投資是再保險市場的一種特殊情況,是指2008年瑞士再保險公司因投資失敗陷入金融危機,在此情況下,巴菲特旗下公司向其提供了30億瑞士法郎的融資,隨後瑞士再走出困境,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再保險公司,巴菲特憑藉其在困難時期對瑞士再的投資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巴菲特式投資雖然不能是再保險公司的盈利模本,但對我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有借鑒意義。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眾多金融機構倒閉,市場哀鴻遍野。巴菲特卻在此危機中找準機遇,向再保險公司投資,表明巴菲特對再保險市場的看好,事實也證明瑞士再保險公司的巨大發展潛力。我國直保市場已經日趨完善,再保險市場卻不相匹配,仍處在初期發展階段,市場主體不健全,正是缺乏鉅額資金注入來支援再保險公司發展的黃金期,由歷史和國際經驗來看,這筆投資很是划算。

  (作者徐曉華係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梁宇軒係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保險專業2014級碩士研究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