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保險股”交易清淡 年內僅1隻有成交記錄
- 發佈時間:2015-08-13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保險機構的各類融資渠道中,目前能通過新三板渠道補充資本的機構可謂“鳳毛麟角”
截至昨日,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已達到3170家;三板做市指數繼續下滑,收盤報1501.43點,全天跌幅為0.46%;單日成交額也從前一日的1.69億元下降到9118萬元。
Wind資訊顯示,成功掛牌新三板的3家保險機構中,僅盛世大聯1家有成交記錄。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新三板相關業務人員袁志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保險機構成交較少,與投資者對保險業的不了解有一定關係。
事實上,有資本補充需求的保險機構,多數仍以股東直接增資方式為主,其次為發行次級債,通過新三板渠道補充資本的機構可謂“鳳毛麟角”。
僅盛世大聯有成交記錄
7月30日永誠財險在新三板官網發佈公開轉讓説明書,讓保險機構掛牌新三板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統計顯示,目前共有3家保險機構成功掛牌新三板,均為保險仲介機構,分別為上海盛世大聯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萬舜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衡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雖有3家保險機構掛牌,但目前只有盛世大聯1家的股權有成交記錄。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新三板相關業務人員袁志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保險機構成交較少,與投資者對保險業的不了解有一定關係。
有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有成交記錄,與盛世大聯積極向網際網路保險這一熱點領域靠攏不無關係,“會講故事”成為該公司一大優勢。
興業證券發佈的調研報告稱,盛世大聯去年以來逐漸擺脫傳統的電銷代理渠道,向網際網路轉型,其移動車險O2O模式能夠實現車險代理産業鏈的共贏,在網際網路保險還大多停留在炒空間概念的階段,該公司已經找到了落地的方向。
同時,盛世大聯的網際網路車險代理對接的是B端的線下門店,門店可以通過移動端一站式完成詢價、報單、收單,不僅方便而且價格對門店與車主來説都比直銷優惠,保單量上去以後盛世大聯可以向保險公司索取更多返點,這種産業共贏的模式在南京、上海獲得快速發展。
盛世大聯發佈的2015年半年度報告沒有讓投資者失望。2015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8088萬元,同比增長114%;凈利潤為1122萬元,同比增長1040%,每股收益為0.20元,毛利率為42.06%。業績快速增長,來源於該公司上半年持續在移動互聯網研發上加大投入,不斷完善移動客戶平臺。
增資是“補血”主渠道
在各類融資渠道中,通過新三板的方式補充資本的保險機構可謂“鳳毛麟角”。
目前保險公司的資本補充渠道主要有股東注資、IPO上市、發行次級債等,以及定向及公開增發、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境外上市的保險公司還可選擇永續次級債等融資工具。
相關統計數據也顯示,在160家險企中,去年共有52家通過股東直接增資1190億元,其中也不乏前海人壽、北部灣等新成立的險企。還有12家險企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金,以滿足監管的資本要求。其中,5家險企實施了“雙項”計劃,即股東增資與發債並行。
其中,安邦保險、國壽財險、平安財險、華夏保險、工銀安盛人壽等險企增資均超過30億元,前海人壽增資20億元,都是通過股東直接增資的方式。國元農業則通過引入新股東的方式,實現增資11億元。
事實上,今年2月份,保監會發佈了償二代17項監管規則,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的風險識別能力顯著增強,各家公司由於風險狀況不同,償付能力充足率有升有降,業務結構好、投資穩健的公司風險較低,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提高,而風險高的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降低,這可能導致新的資本需求。
保監會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償二代下,一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公司共有13家,其中財險公司有3家,主要是境外分出業務較多的外資公司,壽險公司有7家,主要是高現金價值業務較多、投資較為激進的公司,再保險公司有3家。
而《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保監會歷史批復資訊發現,今年2月份以來,包括長生人壽、長城人壽、富德財險、崑崙健康保險、北大方正人壽、誠泰財險、利安人壽、中航安盟、海康人壽、和諧健康保險在內的諸多險企,都是通過股東增資的方式補充了資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