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買健康險獲每年2400元免稅 保險股昨逆勢領漲
- 發佈時間:2015-05-07 07: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從國際經驗來看,稅收是商業健康險發展的重要杠桿,個人稅收優惠是關鍵因素
昨日,儘管上證指數延續前一日跌勢,但四大上市險企股價創今年2月份以來最強表現,上漲5.01%領漲各板塊,盤中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一度漲停,中國平安漲幅最高也達8%以上。
保險股強勢上漲雖然有補漲的因素,但直接推動因素或為政策利好。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試點對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給予個人所得稅優惠,鼓勵購買適合大眾的綜合性商業健康保險,即,對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按年均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
會議指出,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保銜接互補,可以減輕群眾醫療負擔、提高醫療保障水準,有利於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擴內需、調結構。
稅收是重要杠桿
對個人購買健康險免稅的呼聲由來已久。
一方面,從國際經驗來看,稅收是商業健康險發展的重要杠桿,個人稅優是關鍵因素,國內商業健康險難以起步與之存在關聯,國外多數國家已出臺針對個人的稅收優惠政策。
如在美國,所購買商業健康險産品的免賠額和2700美元(家庭5400美元)兩者取較大值的金額可以稅前列支;自由職業者購買健康保險100%免稅。在澳大利亞,私人醫療保險投保人可獲澳洲政府回贈30%保費。在南非,購買私營健康保險可享受不同比例稅收補貼。
同時,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曾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因為商業健康險是對個人醫療支出的補償,是個人已經花費在就醫上的錢,並不是個人收入,記入個人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並不恰當。因此,業內一直呼籲商業健康險可以享受到跟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等類似的免稅待遇。
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此前推測,健康險政策方向包括:推動大病醫保及設立保障基金;完善職工補充醫療保險費企業繳費稅前扣除;簡化健康險營業稅徵收程式;鼓勵放開個人醫保賬戶購買商業健康險;支援直接購買商業健康險免稅。
我國現有商業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僅針對企業,主要為“企業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提取額在工資總額5%以內的,從成本中列支”。除此次推出的針對個人的稅優外,商業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空間還可涉及企業、保險公司。
佔比僅10%
國內的人身險按大類業務可分為壽險、健康險、人身意外險,其中,可作為民眾醫療健康需求重要保障的健康險僅佔10%左右。比如,今年一季度,健康險業務佔人身險業務(6446.2億元)的比重為10.1%。2014年,國內健康險保費1587億元,同比增速達41%,佔當年人身險保費的比例為12.8%。2013年,健康險業務的保費為1123億元,佔人身險總保費的10.2%。
從前景上看,健康保險有光大發展空間,有關部門的測算數據顯示,到2020年,健康險業務空間有6000億元以上。從現狀來看,健康保險正在經歷由過去的潛在需求向現實需求轉變過程,健康險業務近五年以來一直保持20%以上增速,説明市場有需求。
“相對於養老,健康問題更迫切。養老是部分人面臨的問題,養老問題是以後面臨的問題,健康則是人人都面臨的問題;且,養老也離不開健康。”國壽養老一位高管曾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表述健康保險以及健康産業發展的重要性。
去年8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隨後的11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在國家推動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大背景下,支援政策的出臺被認為是近在咫尺的事,已經有保險公司提前佈局或準備健康險業務。
如陽光人壽去年11月推出業內首款網際網路重疾險,並計劃針對網際網路平臺推出長期補償性醫療保險、長期定額給付性津貼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該公司總裁費一飛當時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公司預期個人購買健康險免稅政策將很快出臺,這將對拉動消費者的保險需求有明顯效果,因此其要趕在政策出臺前佈局健康險市場。弘康人壽亦於今年推出網際網路平臺廉價重疾險。
此外,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高管亦分別在各自的業績發佈會上對健康險稅優政策表示關注。中國人壽副總裁蘇恒軒稱,中國人壽要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特別是重大疾病相關的保險;新華保險總裁、首席運營官萬峰稱,公司在研究健康險不同的業務模式,會儘快確定參與模式並著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