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貼條險、跌停險叫停 買“網際網路+”保險新品要小心

  • 發佈時間:2015-04-14 03:34:21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圖片來源:資料圖)

  貼條險、跌停險相繼被叫停

  買“網際網路+”保險新品,小心抓瞎

  上周,雪球網在愚人節推出的“跌停險”被保監會叫停。而就在不久前,保監會剛剛叫停了各保險公司推出的“貼條險(處理車輛貼條類型違章)”。

  再聯想到去年被叫停的“世界盃遺憾險”等“奇葩”險種,保險行業的産品創新似乎走到了一種盲目追求新奇的地步。保險的本質是保障,是對風險的轉移和補償,保險産品的創新不能脫離這一本質而盲目亂來,否則就會成為純粹的概念炒作。

  “偽保險”違背保險原理

  因為推出時間恰逢愚人節,很多人覺得“跌停險”是雪球網開的一個玩笑。這款産品説明中稱,“凡是擁有A股賬戶,年齡在18周歲以上,即可預約購買。單只股票最低投保100元,最高可獲1萬元賠付。”

  一直到有投資者預約成功後,不少人才相信這真的是一隻保險産品。

  不過,在博取眾多注意力一週之後,“跌停險”遭到保監會點名提示風險。保監會表示,保險風險是指尚未發生的、能使保險對象遭受損害的危險或事故,具有客觀性、可能性和偶然性。保險風險不受人為因素影響,不可控,而股票“跌停”是可以受人為因素影響的。

  保監會還提示稱,保險的核心功能是保障,而“跌停險”類似對賭遊戲,有“博彩”嫌疑,利用“跌停險”對股價波動進行保障,有可能進一步放大金融風險。

  無獨有偶,一度引起市場熱議的“貼條險”也曾被保監會指明為“偽保險”,隨後因配合調查被迫停售。

  其實,早在去年6月,在《關於規範財産保險公司保險産品開發銷售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中,保監會就指出有部分財産保險公司違背保險原理,開發並銷售帶有博彩性質的保險産品。

  因此,保監會要求“産品開發應當符合保險原理。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必須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同時提醒,“保險公司開發的保險産品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保險産品的命名應當清晰明瞭,且與保險責任緊密關聯,不得以博取消費者眼球為目的,進行惡意炒作”。

  保監會鼓勵創新但嚴守“紅線”

  就在“跌停險”被監管層點名的當天,兩家涉及外賣業務的網際網路公司“美團”和“餓了麼”幾乎同時宣佈推出保險品種——外賣險。一旦用戶因為吃了該平臺訂的外賣拉肚子甚至生病住院,保險公司將進行理賠。

  網際網路保險的核心要求包括標準化、易操作,消費者無需過多步驟便可完成投保和理賠。一位業內人士稱,消費者如果吃壞肚子,理賠的內在驅動力會有多大,還是一個未知問題。此外,保險公司如何防範這其中的欺詐風險,同樣也是一個問題。被稱為網際網路保險經典案例的“退貨運費險”,推出後大獲成功,但欺詐問題如同緊箍咒一般,使該類産品一直處在虧損狀態。

  近年來,國內出現過的奇葩險種還包括:霧霾險、中秋賞月險、世界盃遺憾險、人在囧途險、BOSS莫怪險、春晚收視率險、吃貨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不過,這些險種多數在推出後不久就被保監會叫停。對於這些保險産品“創新”,一位行業分析師稱多數是賠錢賺吆喝,為的是眼球效應,打響品牌。

  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日強調,鼓勵“網際網路+”與保險結合的創新,但堅決反對打著産品創新的幌子,誤導消費者對保險的認識,開發或銷售帶有賭博或博彩性質的産品。

  保險産品創新的前提是遵守保險業的基本規律,近期連續出現的“貼條險”和“跌停險”相繼被保監會叫停,既説明網際網路時代保險業發展的多樣化趨勢逐漸顯現,也説明監管層對於創新的鼓勵態度和制止不當市場行為的決心,仍將是未來保險産品發展不能逾越的紅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