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樓繼偉:養老保險基金現資金虧空並非全國性

  • 發佈時間:2014-12-31 00:32:2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從2001年開始的做實個人賬戶試點難以為繼,因此個人名義賬戶是下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選擇的模式。決策層透露的這個資訊,是我國養老保險賬戶管理的一個重要的政策變動,而考慮到養老保險領域的實際情況,這是一項符合實際的正確選擇。

  我國現行的這種代際傳承的鏈式結構之下,養老金的個人賬戶只要是一個名義賬戶就可以了,而做實個人賬戶反而是與養老保險制度的運作不合拍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只需要一個名義上的賬戶,方便在職職工繳納養老金,至於其中的資金,完全可以由養老機構統籌使用,使資金能夠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並不意味著在職職工繳納的養老金的權利喪失,但這種權利的行使應該從其退休以後才能生效,而這個時候,又有後續的在職職工繳納的養老金來支付他們的養老需要。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出現的資金虧空,並不是全國性的,而是發生在部分省區。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長期實行低工資、低福利的制度,國家有義務承擔起在改革後,向這部分退休職工支付養老金的義務。當然,一些地方的政府財政對於本地養老金出現的虧空還是負責任的,各地財政已經對社保共計付出1.7萬億元資金,這也是為前期改革的不足付出的代價。

  養老保險個人名義賬戶的完善,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是,要讓這一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還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同時,也要求我們按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一方面建立起依法治國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改革消除通脹生成的隱患,使養老保險代際傳承的鏈式結構能夠持久運作,為全社會構築起安全屏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