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傳養老金並軌原則基本敲定 鄭功成:方案仍保密

  • 發佈時間:2014-04-11 07:41:22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車麗 沈靜文  責任編輯:張明江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其實養老方面除了“養老院”,老人們很大程度上得依靠“養老金”。對於絕大多數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説,養老金從來沒有在工資條上出現過。而對於企業工作人員,為了這筆養老金,每個月都不得不拿出幾百塊錢為未來儲蓄。所謂的“養老金並軌”,就是要把這兩類人,一類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另一類是企業人員,把這兩類人群一視同仁。

  今天有媒體報道,雖然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改革最終的方案還沒有出爐,但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需要像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保險這樣一個原則已經確定了。

  這個消息能否得到確認?如果“並軌”已成定論,資金來源又將如何解決?

  “公務員交養老保險”在大多數地方還是個匪夷所思的事兒,但在深圳,從2010年就已經啟動。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資管理處副處長劉靜姝用一句話概括深圳模式:不按最後一個月工資,按照繳費年限發養老金。

  劉靜姝:我們現在在事業單位新人這一塊,已經實施了新的養老保障制度,就是社會養老保險加職業年金的一個新型養老保障制度,事業單位新人在基本養老保險和地方補充養老保險這一塊,跟企業員工是完全並軌,實行了統一制度。

  對於媒體報道,參與人社部養老保險制度頂層設計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鄭功成,明確向中國之聲表示,養老金並軌方案目前仍然處在保密階段,談論其結果為時過早。

  記者:現在這個方案基本上已經成型了嗎?

  鄭功成:沒有,這個只是在討論。

  記者:最後這個改革方案沒有出爐是嗎?

  鄭功成:沒有,對。

  儘管如此,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透露,下一步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進行改革將是大概率事件。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將按照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改革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破除養老保險“雙軌制”。

  對於機關事業的“新人”,關於“養老金”那些事兒,從職業年金的管理到保值增值等都沒有先例。對於全國5000萬在職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他們從未交過任何養老保險,未來又該如何繳費?

  安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蔣高:我在事業單位工作近20年,以前我的收入結構,從來沒有養老金支出這個部分,現在如果讓我個人去承擔這筆支出的話,我擔心我的總收入會下降。另外,叫我交的話這個標準是多少,要不要之前補交,還是説按照職稱、行政級別來交,這樣的東西我們現在比較擔憂。

  “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鼓勵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商業保險。”這樣的表述被明確地列入今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在接受中國之聲專訪時表示,機關事業單位應該實行與企業目前實行大體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

  胡曉義:實行單位和個人雙方繳費,建立起社會統籌的基金和個人賬戶的基金,就是通過大數法則來均衡企業之間退休養老的負擔。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的建議是,直接啟動改革,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來過渡。

  鄭秉文: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職業年金的制度設計,要一起宣佈,讓這些人感覺到他的待遇水準沒有下降;第二個聯動是事業單位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了,一起參加改革。第三個聯動,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一起聯動參加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