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投保要規避九大怪象 不能仗著年輕不買意外險

  • 發佈時間:2014-10-02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孩子有很多份保險,家庭支柱卻沒有保險傍身。車子投了很多保險,房子卻沒有任何保障……對於保險這件事,不少人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認知誤區,各種投保怪現象層出不窮,是時候好好理一理啦。

  一個家庭中該給誰先買保險?買保險的時候該優先考慮哪些險種?年輕人該不該買保險?對於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解析看看。

  怪狀1:年輕人買不買保險無所謂

  Mandy今年24歲,她總覺得“意外太偶然,應該輪不到我”。世界這麼大,哪有那麼多的意外發生,即使有意外發生也不一定輪到自己。買保險的那點錢,還不如做投資掙錢。

  很多人都抱著這樣的僥倖心理。但意外是突如其來的客觀事故,它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什麼時候光顧、光顧到誰頭上,誰也説不準。也正是因為意外事故發生的概率及其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年輕的時候才更應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它具有“一人為眾、眾為一人”的互助特性。儘管意外事故發生給人們帶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災難,但如果投保了一定保額的意外險,這份保障至少可以使受難者及家屬在經濟上得到相當的援助,在精神上給予一定程度的安慰。

  年輕人可以不用購買儲蓄性質的保險,但高保障型的産品必須有備無患。只要每年繳納的保費是在合理的收入比例範圍內,它對你的整體投資計劃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相反它還能為風險投資保駕護航。

  怪狀2:“家庭支柱”無保險

  蕭山今年32歲,上有老下有小,他總説:“我不買保險,家裏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沒那閒錢。最多給孩子買一份。”

  的確,有些人覺得“我經濟負擔比較重,沒有閒錢買保險”。房子要還月供,大宗家居用品尚需添置,孩子出生又需要一大筆教育金,到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

  其實,對於有家庭負擔的人而言,保險不是奢侈品,而更像是必需品。若沒有對家庭支柱特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者的意外傷害、重大疾病和收入能力保障,就根本不可能保護好整個家庭。

  當然,經濟成本畢竟是需要考慮的,處在家庭成長期,預算比較拮據的家庭可以選擇一些沒有現金價值的産品,並根據你的實際需要投保,降低保費支出。

  怪狀3:1歲寶寶20萬元壽險

  張先生的保障意識較強。在孩子1歲時,他花2000多元為孩子購買了保額高達20萬元的壽險。這份保險規定,一旦被保險人發生合同規定的身故,保險公司按保額賠付。

  很多人以為少兒險便宜,多買幾份,可以多買多賠。其實,少兒險身故賠償是有限額的。為防止成人騙保,危害少兒生命,即使家長在幾家保險公司都投保了以兒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少兒險,孩子身故總給付金額最高不能超過10萬元。

  怪狀4:教育金成家庭首張保單

  陳女士的寶寶出世後,從來沒有買過保險的陳女士為孩子購買了第一張保單,這也是陳女士全家的首份保單。陳女士每年在這份保險上投入5000元。按照保險計劃,若干年後,在孩子上學時,陳女士可以每年領取一筆錢,用作孩子的教育金。

  教育金保險是家庭理財規劃的一個有力工具,但不應當成為整個家庭的第一份保險。家長首先應該為自己做好基礎的保障規劃,然後再給孩子買保險。

  怪狀5:為孩子購買終身壽險

  王太太為孩子購買了一份某公司的終身壽險。按照保險計劃描述,孩子60歲可領取退休養老金5萬元,100歲時可還領取期滿賀歲金5萬元,似乎很划算。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説,為孩子購買終身壽險,為孩子未來的“養老錢”做打算,實在是一件太過“深謀遠慮”的事情。尤其是在大人自己的養老金尚沒有儲備足夠的情況下,考慮孩子的養老問題更加沒什麼必要。為孩子買保險時,保險期限以到其大學畢業的年齡為宜,之後就應當由孩子自食其力了。

  此外,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父母目前的投入,數十年後,對孩子的“養老”還有多大幫助也是一大疑問。

  怪狀6:只找熟人買保險

  高小姐在事業單位工作。兩年前,王小姐礙于面子,購買了同學強力推薦的某款健康醫療産品,屬於該公司的“拳頭産品”,年繳保費5000多元。去年5月,高小姐因病住院,花去1萬元。高小姐找保險公司理賠時才發現,自己購買的是一款重大疾病保險,並不能獲得普通醫療費用的補償。高小姐發現,熟人推薦的保險原來並不適合自己。

  找熟人買保險並非不可,但前提是要跨過人情這道坎。據了解,向熟人賣保險已經成為保險代理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在保險公司的培訓課程中,向熟人推銷保險更被昇華為“緣故法”。也有市民陷入誤區,因為對陌生來訪的保險代理人不信任,因此寧願找熟人買保險。不過,買這樣的人情保險要注意了解産品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怪狀7:“兆頭不好”不買意外險

  趙先生認為買保險兆頭不好,從不買保險。某日,趙先生的同事意外摔傷,醫療費用由保險公司埋單。趙先生認為,此君有此一劫,都怪之前買了保險,惹了禍。兩個月後,沒有買保險的趙先生也發生交通意外。不過,趙先生的醫療費用只能自掏腰包。

  因“保險兆頭不好”不買意外險是個誤區。和保險公司其他險種相比,意外險堪稱人人必備的護身險種,因為這一險種普遍花費不高,幾十元至幾百元即可帶來一年保障。當然,在購買意外險時要注意其保障範圍。

  怪狀8:分紅型壽險成家庭唯一保單

  錢太太在保險公司代理人強力推薦下,購買了繳費20年的某款分紅型壽險産品。這份保險類似強制儲蓄,錢太太每年向保險公司繳3000多元,55歲退休時,錢太太每月可從保險公司領回一筆錢,每年還可以有些分紅。這張壽險保單是錢太太唯一一張保單。某日,錢太太生病住院,想到保險公司或可理賠,這時才發現,自己的這張壽險保單除了提供養老和身故保障外,並無其他用處。

  從風險的迫切性上看,意外和疾病的風險是每個人最易面臨的風險和最需要化解的風險。從保障的先後順序來看,意外險和疾病險應當成為個人購買保險的首要選擇。在購買了足額的意外險和疾病險之後,才可以開始考慮分紅保險等儲蓄型保險。

  怪狀9:豪宅無“險”傍身

  孫先生2006年在父母資助下購買了180平方米的四居室房産,現在房價已經攀升到近600萬元。相對房價的上漲,在國企工作的孫先生兩夫妻的工資並未見長,家庭收入每月保持在14000元左右。孫先生一家存款不到30萬元,房産成為小兩口的主要資産。夫妻倆為愛車做足了保險準備,但這套房子卻沒有任何保險。

  隨著房價高企,家庭資産主要集中在房産已經成為都市常態。但絕大部分人並沒有對家庭主要資産進行保障,堪稱保險業一大怪狀。保險專家指出,一般來説,房産要麼不發生風險,一旦發生風險,花費都不小。通過家財險為家庭主要資産上個保險鎖也是一種化解家庭風險的理財之道。家財險普遍花費不高,幾百元甚至上百元即可一年無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