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清華大學報告:中國養老資産不足或陷“銀發貧困”

  • 發佈時間:2014-09-26 07:29: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唐寧  責任編輯:孫朋浩

  2014中國養老金國際研討會暨“中國銀發經濟時代”論壇25日在京舉行,會上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在2010年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目前勞動人口因為養老資産不足等問題,未來可能陷入“銀發貧困狀態”。當日發佈的《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以下簡稱《報告》),是由清華大學公管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楊燕綏教授帶領課題組編寫的第一部有關老齡社會與民生保障的報告。

  按照傳統統計口徑,中國2000年之前進入老齡社會,2025年進入深度老齡社會,2035年進入超級老齡社會。不過,對於中國的老齡化速度,這份報告顯示,按照實際贍養比觀察,受1963年生育高峰和女性50歲退休政策影響,中國在2010年即提前15年進入深度老齡社會,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在2013年後,難以維持3:1的贍養比;可能提前20年進入超級老齡社會。

  而對於老齡化的到來,報告認為國人即老即富準備不足。這首先體現在未富先老,每人平均GDP水準未達到1萬美元即進入老齡社會,老齡人口的養老資産不足、消費和購買能力不足;其次,未備先老,養老服務體系和老齡産業發展滯後,養老難困擾著2至3代人;再次未老先懶情緒滋生,勞動人口(15至64歲)就業參與不足,加之養老金增長快於低收入人群的工資增長的“倒挂”政策,再鼓勵人們提前退休和早退休,更加劇了養老資産準備不足的問題,當這個人群進入高齡失能階段,很多人會陷入“銀發貧困狀態”。

  與此同時,養老金政策在政策公平性、制度效率性和基金持續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報告認為,養老金政策欠公平。身份制和多軌制等問題導致養老金貢獻和待遇差距在不斷加大;同時,養老金制度欠效率,企業和職工養老金費率偏高,但養老金替代率偏低,為社會平均工資的40%左右,缺乏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

  養老基金的可持續性也面臨相當大的壓力。一方面,政府負債率高。在中國人口相對年輕的階段,挪用職工繳費形成的空賬記錄、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轉制中形成的視同繳費工齡、大量非正規用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儲蓄低收益、徵用農地的農戶補償等,均屬於養老金全覆蓋政策下的政府負債;另一方面,養老金基金化率很低,目前國家儲備約1萬億元,職業養老金約0 .7萬億元,而越來越的O E C D國家養老資産總量已經超過G D P。

  楊燕綏認為,未來提高勞動人口的人力資本和贍養能力,促進大齡人口就業和積累養老資産,提高老人口消費和購買力,是中國“銀發經濟”的發展戰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