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存四大投訴重災區 網際網路保險亂象引監管層關注

  • 發佈時間:2014-08-05 06: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魏京婷  責任編輯:胡愛善

  近日,保監會通報了今年上半年的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剛剛崛起的網際網路保險,投訴量排名居前。與貨幣基金産品迅速降溫相比,保險理財近來日益火熱。然而,網際網路保險的亂象和暗藏的風險,卻違背了保險的初衷。據了解,網際網路保險的不當行為已引起有關方面注意,監管層正在關注和研究防範相關銷售風險。

   銷售火爆 難掩投訴上升窘境

  從2011年至2013年,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公司從28家增加到76家。另據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已有47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了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經營業務,網銷年化規模保費共計27.12億元,佔一季度人身險行業保費總收入的千分之五點三,較2013年全年略有提高。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將有5000億元保單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佔到保險行業總資産的10%。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保險的亂象叢生。從去年開始,五花八門的“奇葩險”開始出現,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進行銷售。相比傳統保險産品動輒上千的保費,這類保險産品的價格往往很低,而且産品保障的內容往往別出心裁。然而,相對應的系統性監管舉措卻始終是一片空白。

  一面是保險産品觸網後的銷售火爆,另一面卻是消費者投訴接連上升的窘境。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保監會近日公佈的2014年上半年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保監會機關及各保監局共接收各類涉及保險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投訴總量12417件,同比上升27.88%。值得注意的是,在保險消費者投訴當中,尤以網際網路銷售渠道投訴增幅最為突出。

  據了解,在涉嫌保險公司違法違規類投訴中,銷售人員誇大産品收益、錯誤解釋保險條款、隱瞞投資風險或保險合同期限、混淆保險與理財産品的概念等成為消費者的主要投訴緣由。例如,在萬能險等理財型保險的推介頁面,規範的“投保”一詞使用已經較為普遍,但“退保”、“現金價值”等保險相關概念卻並不多見,取而代之的則是“贖回”、“領取”等詞彙。

  規範發展 期待監管保駕護航

  網際網路保險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雖然暴露出了種種亂象,但不能就此因噎廢食。保險與網際網路的深度結合將為整個保險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化。網際網路保險的安全和行業規範需要監管層的保駕護航,在規範行業市場、防範風險、加強監管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此前保監會已陸續出臺了一些涉及網際網路保險的監管文件,其中,去年底出臺的《關於促進人身險公司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規範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是目前業內首部針對網際網路保險的規範性文件。

  8月2日,在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圓桌會議上,中國保監會財産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表示,對網際網路保險要有包容的一種態度,支援和鼓勵創新,為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預留一定的空間。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7月19日的“2014?上海新金融年會暨網際網路金融外灘峰會”上也表示,目前我國的網際網路保險仍處於起步階段,並透露目前保監會正在加緊起草和制定網際網路保險的監管辦法。

  在業內看來,網際網路保險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監管方面,保險業人士建議,保監會可以探索建立適合網際網路保險的風險預警指標和風控體系,並制定相應的相關技術標準和服務體系框架。此外,亦需制定網際網路保險的分級監管模式,建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準入退出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