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下稱“《實施辦法》”),並自發佈之日起施行,目前已滿一年。
一年來,個人養老金制度穩步推進,開局良好,為該制度行穩致遠、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體現在三個層面。
其一,開戶數快速增長。據人社部此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36個先行城市(地區)開立個人養老賬戶人數為4030萬人,較2022年底上漲106%。
其二,個人養老金産品持續擴容。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6日,個人養老金産品共達741款,其中,儲蓄類465款,基金類162款,保險類95款,理財類19款。不同類型的産品較好地滿足了參加人差異化投資需求。
其三,配套制度持續完善。一年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相關文件,優化稅收優惠政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亦下發多份文件,明確了不同金融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準入門檻和産品規則。諸多配套制度推動個人養老金市場穩健發展。
當然,在肯定一年來個人養老金制度取得的諸多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市場對完善個人養老金制度仍有諸多期待。筆者認為,未來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等可從四方面著手,讓好制度惠及更多人群。
首先,進一步提升稅優力度。根據《實施辦法》,目前的稅優制度對中低收入者的吸引力相對不足。稅收優惠是個人購買養老金的重要原因之一,適度提升稅優力度,擴大稅優覆蓋面,有利於激發不同收入人群的參與熱情。未來,可考慮進一步降低低收入人群的領取環節繳稅比例,並對低收入人群提供財政補貼。
其次,著力提升投資産品收益率。一直以來,預期收益率是吸引投資者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與市場上同類産品相比,個人養老金産品的收益率優勢不明顯,難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如,截至今年11月3日,超百款個人養老金基金産品中,僅有7隻平均收益率自成立以來實現正收益。
再者,進一步降低參加人投資難度。目前,參加人投資個人養老金普遍面臨多重難題:一是看不懂部分結構相對複雜的産品;二是不知如何搭配選購;三是個別銀行代銷的産品較少,可選範圍狹窄。因此,監管機構仍需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優化服務,構建涵蓋政策宣導、開戶指導、繳存、報稅協助、産品購買和投後服務在內的全鏈條服務,並推出更多易於理解、操作簡便的産品。
最後,提供流動性支援。除安全性、收益性外,流動性也是投資者購買養老産品的重要決策依據。而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只有達到基本養老金領取年齡等規定的情形才可領取,資金長期鎖定勸退了不少人。未來,監管部門仍需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流動性支援,讓參加人急需用錢時能夠獲得流動資金,如,可給産品加入保單貸款、理財份額轉讓等功能,以提升流動性。
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仍處於起步階段,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其發展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筆者相信,隨著該制度持續完善,以及各類金融機構優化金融服務,個人養老金制度將為我國第三支柱的發展壯大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