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飆升之後降杠桿 期指"死多"潛行狙擊"狂牛2.0"

  • 發佈時間:2014-12-08 07:2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7月22日以來,A股悄然邁開牛蹄,但誰也沒有想到這頭“快牛”竟一奔千點、毫不回頭,“滿倉踏空”、“漲停跑輸”等詞彙成為投資者口頭禪。

  與“牛氣沖天”的股票現貨市場單邊做多的棋局相比,滬深300股指期貨市場上則正在進行著一場刀光劍影的廝殺。在這場多數人看不懂的行情中,在大資管時代,多空對決的背後有著太多複雜的影響因素。即便曲終,多頭未必就盈利,空頭也未必是輸家,且看“快牛”背上的多空眾生,如何演繹這一曲“冰與火之歌”。

  600點突襲 “死多”也動搖

  “從11月20日開始到現在,滬深300指數一口氣上漲了587點多,期指主力IF1412同期則上漲了641點多,漲勢如虹一蹴而就。到現在滬深300指數站上3100點,期指升水接近60點,技術形態出現調整徵兆,我認識的不少多頭已經開始離場了,有的甚至走到反面做空了。”上海一位資産雄厚的職業投資者葛亮(化名)表示。

  葛亮是一名跨市場套利投資者,商品、基金、股票和海外市場均有涉獵。“7月份A股行情一起來,我就覺得不應該再玩商品期貨了,未來行情在股市,應該踏踏實實來做股票。9月份,我基本清空了商品期貨的頭寸,轉而做多A股,持有銀行股、券商股高鐵概念股。期貨方面只有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貨和新加坡A50期指的頭寸。”

  最初,葛亮的策略還是期現套利,但隨著行情越來越極端,他的策略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原來的“多現貨、空期貨”套利變成了現在兩邊做多,賬戶一日浮盈可達千萬之巨。

  當前節點,他依然十分看好A股牛市,並認為真正的瘋狂還沒有到來。其邏輯是:目前股市面臨多重的底部疊加一個頂部,一是估值的底部,銀行股估值最低一度市凈率破0.8,市盈率僅5-6倍,這個估值意味著市場給予了其強烈的悲觀預期,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春天不會遠,但銀行股估值修復行情的空間後續可能有限,未來會發散到其他低估值藍籌板塊;二是政策的底部,是市場改革預期的轉捩點。此外還有一個頂部,那就是無風險收益率的頂部出現,3月份無風險收益率見頂,此後,實際利率以肉眼看得見的程度下行,這三個因素重疊後,一定會在行情上有所顯示。“今年年底之前,只要銀行股不大幅調整,目前的強勢格局會持續到春節前,等到節後資金進一步寬裕,股市賺錢效應在老百姓串門聊天的口傳中進一步擴散,A股可能迎來一波更大的行情。”

  不過,即使是他這樣的“死多頭”,在滬綜指兵臨3000點的關口也會心生“恐懼”。“這個位置大家都怕調整,我也怕,但我絕對不會出場甚至反手做空。我的應對策略是拆杠桿。”葛亮説。

  所謂拆杠桿,就是降低期貨杠桿,具體做法就是將一部分滬深300股指期貨和新加坡A50的多單平倉,降低期貨多頭倉位。“最近幾天,我的朋友圈裏到處是"滿倉踏空"的字眼,現在最慌的不是拿到股票跌了,而是沒有"上車"。上車不易,短暫調整我是不會輕易離場的。”

  在這一波酣暢淋漓的極端行情中,像葛亮這樣的堅定看多並做多的大膽型“死多”並不多。在與諸多私募人士接觸過程中,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此輪牛市中的期指多頭玩家,除少量“死多頭”堅定單邊做多外,大致還可分為三類:一類是謹慎型多頭。他們在低位做多股指期貨,等到情況不妙時,連忙開少量空單鎖住利潤,當趨勢再次回歸強勢後,平掉空單。“股指期貨雖然日K線上走勢強勁,但盤中震蕩劇烈,讓人很是受不了,我一開始滿倉被震的慌,後來改變策略,效果果然更好。最近股指期貨上,資金翻了2倍。”浙江一位期貨大佬轉做股指期貨後頗為得心應手。

  第二類是搖擺型多頭,跟隨走勢波動追漲殺跌,幸運的吃到了又回吐了部分利潤,不幸的則是看對還虧損。個人投資者謝先生屬於幸運者,他最早在7月22日行情啟動之前就埋伏了不少多單,此後吃到了兩波反彈行情平倉盈利而出,但行情居然如此縱深發展是令他沒想到的,11月20日以來的行情中,每到期指盤中大幅回調之際,他總認為行情已至尾聲,不時佈置空單,結果頻頻砍倉。“這個市場真的是專治各種不服,後來我一怒之下又反手做多,果然趨勢還是向上,又掙到一筆,但多單拿得心發慌,第二天趕緊平了。”謝先生説。

  第三類是踏空型多頭。這類投資者不在少數,和現貨市場一樣,股指期貨也是一路上漲,“漲得令人發慌,不敢進,幹瞪著指數上漲了600點,別説肉,連湯都沒喝著。説實話,真要進了,説不定死在調整中。”一位新開戶的股指期貨投資者小張説道。

   強勢逼空 單邊投機折戟

  “我聽朋友説北京有一位私募投資人因為做空股指期貨虧損了10個億,已經爆倉。"死"在牛市,真是讓人扼腕,可見這個市場確實生存不易,生死真的就在一線之間。”一位浙江係期貨人士搖頭感嘆。

  中信期貨一直是股指期貨第一大空頭,中金所持倉數據顯示,最多時,中信期貨空單持倉在12月2日高達2.34萬手,此後幾個交易日有所減少但仍居高不下,截至12月5日,其空單量仍居空頭之首,為1.99萬手。據悉其中大部分是中信證券(行情,問診)資金,因此中信證券常被業內人戲稱是“空頭司令”。

  “大家關注的數據主要是交易所披露的持倉量,其實持倉量除了我們自營的持倉量以外,還有客戶的資金。而且,我們並不是單邊做空,而是對衝,我們在股票上的持倉量遠遠高於股指期貨持倉量。”中信證券另類投資業務線總監劉宇在一次內部交流會上解釋説。

  劉宇表示,近年來,中信證券股票自營規模持續收縮,現在股指期貨的運用主要在於資本仲介業務上,用於客戶資産的風險管理方面。11月份中信證券現貨規模在40億之巨,之所以敢持有這麼大的市值,正是因為有股指期貨作對衝。

  隨著股指期貨的直線拉漲,中信期貨席位虧損不斷擴大,中途一度減持2954手空單。“砍倉的原因應該是客戶保證金比較緊張,需要平倉一部分以降低倉位,空頭頭寸砍倉之後多頭頭寸方面也可能相應調整。”一位券商人士推測道。

  儘管市場趨勢依然向上,但持倉數據顯示,前二十席位中,空頭持倉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並勝過多頭持倉量,而股指期貨基差一度擴大到百點之上,加劇了市場對後市的分歧。

  “泛資管時代,不少産品是應用股指和股票對衝的思路進行的,還有許多套利盤,所以空頭盈虧並不能用簡單的加減法計算,也不能簡單用多空數量去判斷未來走勢。”廣發期貨分析師鄭亞男説。

  此外,期貨升水幅度擴大也是空單持倉量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12月4日,期指主力IF1412大漲207.6點至3195.8點,漲幅6.95%,較現貨升水一度高達百點。當日持倉數據顯示,前五席位凈空單大增11039手。美爾雅(行情,問診)期貨期指研究員王黛絲表示,在基差巨大的情況下,有部分機構通過股指空單進行期現套利。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空頭勢力將加大,從而影響指數走勢呢?資深期貨人士認為並非如此:“升水代表市場情緒樂觀,期貨升水消失有3種路徑,分別是現貨漲得比期貨快、現貨跌的比期貨慢以及現貨漲期貨跌,只要金融板塊不出現深幅調整,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行情仍有望持續。”

  單一品種超載 期待多線路“通車”

  A股“指數型”牛市的到來,吸引了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散戶目光,也吸引了諸多金融資本跨市場洶湧而來,尤其一些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人士紛紛涌入股指期貨市場。

  “以前我們營業部門庭冷落,來開戶的人很少。但從今年7-8月份開始新開戶人就多起來了,差不多平均一天有一個人來,主要是為開通股指期貨,這個數量相比以前而言已經算多的了。”方正中期期貨西直門營業部的客戶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截至12月5日,滬深300股指期貨四個合約持倉量合計高達23.3萬手,成交額高達2.3萬億元,創歷史天量。以成交金額計,滬深300股指期貨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指期貨合約。

  “從目前股指期貨成交來看,主要是股市回暖帶動金融資産加杠桿。期現市場的聯動反映出當前股市可能正處於相對非理性的狀態。滬深300的期現價差遠超過20個點的套利成本。一般情況下,如果股市強勢上漲,必然會有部分對衝頭寸在股指期貨上進行風險對衝。然而,從股指期貨表現來看,很大可能是期現同步做多,警惕市場非理性下的投資狂熱風險。”

  天量背後深藏隱憂,在當前“瘋牛”行情之下,權重股中只有金融板塊大漲,而其他板塊表現平平甚至出現回調,這使得市場上各種策略的有效性大為降低,中性對衝策略也遭遇一定“失效”危機,有不少機動靈活的私募投資者甚至從對衝變成了雙邊做多,進一步加快了行情“逼空”步伐。

  “大部分中性策略不會因為市場短期單邊波動而調整,目前的中性策略在極端行情中會出現一部分偏差,但他們追求的都是長期的收益,等到行情回歸到正常軌道中,依然有效。”一位中性策略投資人表示。

  系數投資投資總監胡斌表示,中性策略本來並不會失效,只是前兩年有許多“偽中性”投資者,通過“做多創業板中小盤股票、做空滬深300股指期貨”盈利不菲,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中性策略,因為風格包括行業,規模等並不匹配,這種策略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是肯定要吃苦頭的。中性策略必須注重風格的匹配,不能用中小盤股和大盤股對衝,在當前市場背景下,如果賣空的是滬深300股指期貨,同時按照滬深300成分股的權重比例配置,其中金融股佔比三成多,同比例對衝,同時,中小盤佔比很小,策略依然有效。

  此外,在中小盤股票出現大幅回調的背景下,無法對衝下跌風險的缺憾暴露無遺。“股指期貨只有一個品種的狀態並不是成熟市場的常態,經過四年多的運作,除了券商外,基金、私募基金、公募資金,保險公司,包括信託的産品也都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投資者越來越多,交易策略也更趨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其更加需要多元化的品種來對衝風險。金融衍生品應該是一個生態體系,並不是獨立的品種,這個生態習題需要更多的品種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