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農業保險期貨再獲發展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4-10-27 00:29:3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兩大挑戰。今後我國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農業保險和農産品期貨市場發展,以提升農業發展的抗風險能力。

  這是記者25日從山東省青島市舉辦的第三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研討會上獲悉的。本屆研討會由農業部和中國證監會共同主辦,是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研討會以“農産品價格與農業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為主題,討論如何綜合發揮信貸、保險、期貨等各類金融工具的優勢,構建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和農業風險管理體系。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會上表示,農業保險對幫助農民應對自然風險有重要意義。2007年至2013年,我國農業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4.07萬億元,向1.2億戶次的農戶支付賠款759億元。未來發展農業保險要從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健全完善制度框架、推進産品創新、鼓勵發展多元化農業保險機構、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基層服務體系等五個方面突破。

  陳曉華強調,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農産品市場價格變化上,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是化解農業市場風險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農産品期貨市場經過20多年發展,上市品種已經達到20個,基本覆蓋了糧、棉、油、糖等主要農産品,對穩定農産品市場價格起到了積極作用。未來將著力降低期貨市場風險、優化交易結構、推進産品創新、發揮價格功能、利用期貨市場發展訂單農業。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證監會將繼續加強農産品期貨市場建設,多途徑支援農業市場化改革。研究農産品期貨期權試點。加強與保險、信貸等金融服務的協調配合,發揮金融服務“三農”合力。

  同時,做精做細已上市期貨品種,提高定價及風險管理效率,推動取消對産業客戶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各種不必要限制,為産業客戶參與套期保值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積極開展涉農期貨品種創新。多方協作,提高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市場的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