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姜洋:五大舉措加強農産品期貨市場建設

  • 發佈時間:2014-10-26 09: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作為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證監會和農業部共同主辦第三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研討會在青島召開,就農業現代化面臨的主要問題,農業政策變化及影響,以及如何綜合發揮信貸、保險、期貨等各類金融工具的優勢,構建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和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會間,證監會副主席姜洋總結了證監會近期利用資本市場服務農業的成果。2007年以來至今年9月底,共有37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融資額為285億元;已上市農業企業再融資為201億元。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44家農業企業在交易所市場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融資58億元。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上市了20個農産品期貨品種,佔已上市商品期貨品種總數近一半。金融服務於農業成果初顯。

  “尤其是期貨市場由於獨特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在農業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大有可為,對農産品貿易定價和農業企業管理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姜洋表示,證監會將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及相關文件要求,繼續加強農産品期貨市場建設,多途徑支援農業市場化改革,更好地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第一,研究農産品期貨期權試點,更好地滿足農業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併為專業交易商場外産品創新,管理風險提供有利條件。第二,加強與保險、信貸等金融服務的協調配合,發揮金融服務“三農”合力。第三,做精做細已上市期貨品種,提高定價及風險管理效率,推動取消對産業客戶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各種不必要限制,為産業客戶參與套期保值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第四,積極開展涉農期貨品種創新,為相關産業提供發現價格和對衝風險的工具。第五,多方協作,提高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市場的能力。

  當天,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也出席了研討會,從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兩個方面,闡述了完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提出了防範和破解兩大風險的政策路徑。陳曉華指出,農業保險對幫助農民應對自然風險有重要意義。要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健全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框架,推進農業保險産品創新,鼓勵發展多元化農業保險機構,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適應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農業保險事業。陳曉華表示,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農産品市場價格變化上,突出反映為價格大起大落,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在幫助生産經營者形成合理價格預期和轉移價格風險方面,能夠發揮非常顯著的作用,是化解農業市場風險的有效途徑之一。要降低期貨市場風險,優化期貨交易結構,推進期貨産品創新,發揮期貨價格功能,利用期貨市場發展訂單農業,從監管體制、市場結構、品種創新等方面深入研究,加快推進農産品期貨市場發展。

  山東省副省長趙潤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董新光、青島市副市長黃龍華、中國農産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以及來自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相關部委,地方農業部門,期貨交易所、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代表參加研討會。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