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通道業務收緊影響,市場二次探底,之後5月25日上證綜指報復性反彈,收盤放量大漲1.43%,一舉收復3100點,創近兩個月最大漲幅。截至6月1日,最近一週上證指數上漲1.26%,深成指下跌0.84%,創業板指數下跌2.69%,中小板指下跌1.17%。
行業表現方面,46個天相二級行業以漲跌互現,相比較而言保險、民航業、證券、銀行、信託表現較好,分別上漲6.33%、4.63%、3.89%、3.81%、3.56%;表現較差的行業為供水供氣、化工、軟體及服務、醫療器械、元器件,跌幅分別為:3.25%、2.9%、2.76%、2.71%、2.45%。
總體來看,上周股市呈現探底回升的格局。由於上證指數連續兩周收紅,止跌態勢較為明確。但市場量能縮減至階段低位,當前場內熱點還不足以支撐技術上的快速逆轉,市場並未完全脫離築底震蕩階段,但下行風險已經較小。操作策略方面,建議投資者保持一定的謹慎,注意風險控制,逢低可適度加倉,以把握長期投資機會。
債市方面,上周央行持續五天進行公開市場投放操作,表明其流動性供給意願有所上升。同時,去杠桿降低了融資需求,各銀行機構多餘的短期頭寸增加了市場上短期資金供給。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外匯佔款改善。但長期來看,在流動性總量收縮和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疊加季節性MPA監管考核,將使6月份資金面大概率偏緊張。6月份經濟表現或利好債市,但在資金面波動加大的情況下,疊加金融去杠桿的持續推進,債市料將繼續震蕩。
大類資産配置:
以股為主 股債結合
建議投資者在基金的大類資産配置上可採取以股為主、股債結合的配置策略。具體建議如下:積極型投資者可以配置50%的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10%的指數型基金,10%的QDII基金和30%的債券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可以配置30%的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10%的指數型基金,10%的QDII基金,40%的債券型基金和10%的貨幣市場基金或理財債基;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配置20%的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40%的債券型基金和40%的貨幣市場基金或理財債基。
偏股型基金:
關注大盤價值品種
上證指數連續兩周收紅,止跌態勢較為明確。5月27日減持新規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盤面繼續回暖。近期解禁規模較大的中小創,其減持壓力將有所緩解,恐慌出逃風險減小,完善減持新政後,有望迎來IPO加速與再融資放開。資本脫虛向實將逐漸反映至二級市場,殼價值逐漸下降,市場估值回歸理性。基於短期築底盤整且市場估值回歸的判斷,在選擇權益類基金時,可重點關注偏愛大盤價值的基金經理和風險控制做較好的基金,可圍繞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尋找投資機會,可重點關注:航運、環保等熱點主題。在具體投資時,可選擇相應主題基金進行中長期投資。
債券型基金:
配置業績較好的高等級債基
截至6月1日,純債基金、一級債基和二級債最近一週的平均凈值增長率分別為0.08%、0.06%和0.03%。在流動性總量收縮和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疊加季節性MPA監管考核,將使6月份資金面大概率偏緊張。6月份經濟表現或利好債市,但在資金面波動加大的情況下,疊加金融去杠桿的持續推進,債市料將繼續震蕩。穩健投資者可以配置業績表現較好的高等級債基,激進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倉位較高的二級債基以及轉債債基以增強收益。
貨幣型基金:
選擇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品種
在總量並不充裕的情況下,6月份流動性將面臨MPA等監管考核,疊加金融嚴監管和去杠桿背景下,金融機構對流動性訴求上升,容易造成流動性收緊。儘管貨幣基金收益率較低,但其具有門檻低、流動性強、安全性高等特點,與活期存款相比,有收益優勢,當股市和債市沒有太好的配置機會時,貨幣基金是不錯的現金管理工具。投資者可以選擇業績穩定性較高、規模較大的貨幣基金來長期打理現金,滿足日常資金需求。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