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失聯私募機構追蹤:辦公場所已易主 維權遇困境

  • 發佈時間:2015-11-25 10:26: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11月23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了首批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在這些機構中,部分因發生産品兌付危機等情況而備受關注。昨日,證券時報記者在北京、深圳走訪了名單中的兩傢俬募機構,發現它們的辦公、註冊場所早已易主。

  面對私募機構失聯情況,投資者該如何維權?有律師認為,要分兩種情況:一是第三方代銷的,需要認定雙方是構成金融服務法律關係還是代銷法律關係;二是直接購買的,則涉及民刑兩個層面的問題。

  辦公場所已經易主

  11月23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了首批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在這份名單中,註冊地點在北京的公司有9家,包括華天國泰、中融坤瑞、中元寶盛、融易融、銀河瑞盈、中投華融、幸匯財富、洲海鴻潤、幸福財富,此外,深圳1家(中星基金)、蘇州1家(萬弘基金)、湖北1家(奧信創投)。

  何為失聯?出現以下情形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將被中國基金業協會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通過在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預留的電話無法取得聯繫,同時協會以電子郵件、短信形式通知機構,在限定時間內也未獲回復。

  昨日,證券時報記者專門走訪了其中兩家註冊和辦公地址分別位於北京、深圳的公司。

  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資料顯示,有一家公司名叫中元寶盛(北京)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是朱吾成,曾是某知名壽險公司大客戶經理。該公司5月因“中元寶盛依林山莊FD項目建設基金”陷入兌付危機被曝光。

  記者來到其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瀚海海運倉大廈7層的辦公地點,發現已經沒有這家公司的門面。在該大廈辦公的多位人士向記者證實,以前在7層確實有中元寶盛這家公司。

  記者找了大廈物業管理人員。他説:“中元寶盛在今年二季度突然不見蹤跡,還欠了我們幾個月的房租,我們都在找他們,後來還有警察來問過相關情況。”

  另一家公司為深圳市中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曹秋林,去年11月曾被曝光,因深陷於江蘇天騰建設集團承建的安徽省來安縣安置房BT項目,工程延期以致政府工程回購款不能如期撥付,旗下私募産品無法兌付本金和利息。

  記者走訪了該公司註冊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星河世紀大廈,發現這裡也已被一家擔保公司取而代之。該擔保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搬來這邊一個多月,這個辦公室已經換了幾撥業主了,中星基金搬離應該是很早之前的事情。

  投資者維權遇困境

  這次基金業協會公佈的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不少涉及兌付危機,投資者面臨無法找到相關公司、維權困難的現實。

  證券時報記者與一位買了中融坤瑞(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産品的投資者李俊(化名)取得聯繫,他以20萬元參與了名叫“科林泰富”的集資項目。

  他説:“5月份,我們去過公司,發現已經不見蹤影。我們還考察了公司的投資項目,發現抵押物和銀行擔保都是假的。6月我們就向警方報了案,但目前還沒有結果。”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私募律師秦政告訴記者:“根據現有資訊推測,如果12家失聯私募故意躲避義務,無法搜尋和聯絡,或涉嫌集資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罪名,要根據查明的事實來認定。”

  面對私募機構失聯情況,投資者該如何維權?

  秦政表示,投資者維權,要分兩種情況:

  一是第三方代銷的,投資者維權的關鍵在於認定雙方是構成金融服務法律關係還是代銷法律關係,二者主要從第三方是否主動推介、推介與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因果關係、第三方提供金融服務是否收取對價等方面界定。如果構成金融服務關係,則可以請求第三方承擔責任;如果構成普通代銷關係,投資者一般只能要求私募機構承擔責任。

  二是如果投資者係通過私募直接購買基金的,因涉及民刑兩個層面的問題,建議投資者尋求專業法律人士幫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發現,第三方機構也有自己的説法。一位銷售過中元寶盛産品的第三方銷售人士對記者表示:“項目出了問題,很多客戶都打電話來,但我們也沒有辦法。我們只是一個仲介,當時簽了銷售合同,産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基金公司的,和我們無關。而且,這種産品不會對客戶承諾,需要盈虧自負。”(記者 吳君 王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