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私募:打新“抽血”效應將減弱 仍需警惕高位回調

  • 發佈時間:2015-11-09 08: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周大盤“三連陽”之後,證監會突然拋出即將重啟IPO的消息。這對剛剛興奮起來A股市場而言,是當頭冷水還是重大利好?接下來大盤走勢將如何演繹?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家投資機構。

  回顧過去一週行情,大盤三連陽,一改前期溫吞水錶現,從週二的3300點一口氣漲至3600點附近並站上年線,這也是9月以來滬指漲幅最大的一週。以券商股為首的大盤藍籌在後半周連續3個交易日拉漲停,有的投資者認為:幸福又來敲門了。

  不過,11月6日(上週五)收盤後,證監會發佈了IPO重啟的消息,此外,美國非農數據(非農業就業人數、就業率與失業率)超預期,12月美國加息預期強烈,A股反彈會不會因為上述事件而生變呢?昨日(11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西藏銀帆投資李志新和西藏琳瑯投資王琳等私募大佬,他們表達了各自對後市的看法。

  李志新:新規減輕打新抽血作用

  李志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證監會這次時點把握恰到好處,上周A股已回暖,甚至有點熱火朝天,此時“灑點冷水”未嘗不是好事。

  對於市場關注的2000萬股以下IPO直接定價的消息,他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出現了市場化發行的趨勢,能否中簽新股取決於打新者股票市值是多少;市值配售只有中簽才需繳納對應的認購資金,這意味著滿倉的多頭有更多額度和更高的中簽概率,且幾乎不怎麼需要拋售股票來參與打新,這可以減少打新對於“死多頭”力量的抽血,還會導致穩健型資金必須持有更多股票才能獲得更多新股的中簽可能。

  李志新認為,從短期看,IPO重啟對市場的衝擊有限。不過此次並非採用原有的規則直接重啟,根據上次IPO重啟的經驗,監管層決定完善現行新股發行制度。新規執行後,打新對市場的抽血效應將減弱,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將更為緩和。但目前從技術面來看,指數有回踩確認的需要,KDJ和RSI等短線指標也已處於超買區域。此外,3600點~3800點是前期成交密集區域,這一區域附近有諸多套牢盤,需放量消化套牢籌碼。因此,經連續逼空上漲後,指數技術面有回踩確認的需要。在IPO重啟、量能大額萎縮、技術面有回踩需求等隱憂的共同作用下,本週A股高位回調預期也逐漸增強。

  此外,他還認為,11月6日美國公佈了非農數據,10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7.1萬,遠超18.2萬的預期,同時美國失業率降至5%,創下7年新低,這意味著美國12月加息預期強烈,甚至有人表示12月加息是鐵板釘釘的事情,這對A股也可能構成利空。IPO重啟+美國加息預期強烈,“雙箭齊發”或使下一個階段股市不那麼平靜。

  王琳:IPO重啟是長期利好

  王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短期看,IPO重啟的衝擊或使A股市場調整,不過,重啟IPO將給市場帶來新鮮血液與活力,是市場恢復正常的表現。她認為,對於IPO預繳款將市場形成嚴重的抽血效應的預期,監管層擬對申購方式進行優化,在堅持目前網上按市值申購的前提下,網上、網下符合申購條件的投資者在提交申購申報時無需按其申購量預先繳款,待其確認獲得配售後,再按實際獲配數量繳納認購款。

  他表示,現在是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後才重啟,將有助於促進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和行情可持續發展。IPO重啟和發行制度修改對股市和券商總體偏利好,對資金面影響較小,能給市場帶來改革紅利。雖然對市場短期有衝擊,但長遠來看應是潛在利好。

  王琳稱,目前來看,上周券商股的暴漲,除了成交量回升、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提高藍籌融資融券折算率等原因之外,IPO重啟預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上週一些資金先知先覺迅速行動,大肆抄底券商股,因為IPO重啟券商股將首先受益,券商影子股也將因持有券商股而受益。

  此外,11月IMF將審查人民幣納入SDR的申請,條件之一是要求我國減少對資本市場的控制,讓市場儘快恢復常態。而經濟面也要求股市恢復融資功能,為實體經濟輸血。而一旦人民幣加入SDR獲得通過,也將為A股市場帶來活水,而目前外資普遍偏好藍籌股和成長股。

  王琳最後表示,從技術面看,目前滬指均線5日、10日、20日和30日線均呈多頭排列;日線MACD紅柱繼續放大;週五大盤還突破了年線壓制,這些都是積極因素,因此目前可以持股為主,但不宜追高,可關注“一帶一路”題材下的二線藍籌股,還可配置一些成長股,其中,可把握大健康、二胎概念、消費概念和國企改革等主題性投資機會。目前市場偏暖,各種熱點或催化劑持續刺激板塊輪動,投資者應把握好針對個股的選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