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多頭私募現爆倉危機 私募醞釀絕地反擊

  • 發佈時間:2015-07-10 14: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投資的陽光私募産品不到一個月就面臨清盤,這讓張華(化名)頗為鬱悶。這位城市白領一度沉浸于這場“杠桿牛”的瘋狂之中,儘管自己之前炒股獲利30%,但與周圍同事動輒翻番的收益相比,還是讓他很不甘心。於是,在6月初,他將自己手裏的股票全部賣出轉而投資陽光私募産品。

  為了追求更高收益,他選擇了一隻加杠桿的私募産品,杠桿率為2:1。不料,這只産品成立後不久,A股就開始持續大跌,而2:1的杠桿更是加速了這只産品的虧損,目前其凈值已經逼近止損線。

  實際上,A股這場始於6月下旬的持續下跌,已使得爆倉潮從場外配資、兩融蔓延至陽光私募,張華所投資的産品只是其中之一。這其中,知名私募機構清水源旗下幾隻新成立的産品觸及止損線更讓市場譁然。

  資料顯示,清水源在過去的幾年中收益較為穩定,其中在2012年的平均收益為22.3%,2013年收益超過40%,2014年收益率達到123.9%,但如今卻要面臨部分産品被清盤的窘境。對此,清水源表示,目前其公司僅有少數近期新發行的産品觸及止損線,其公司已啟動相關應對方案,最大程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對於上述産品觸及止損線的原因,清水源表示,其團隊的主要能力在精選個股,根據過往多年來的投資經驗,主要採取調整組合持倉結構、退守防禦性板塊的方式應對市場調整。但這次不同以往,市場由於去杠桿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的恐慌性拋售,直接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危機,這種危機是從清理場外配資開始的,但已經從高杠桿産品開始,從場外配資向陽光私募、券商融資盤蔓延。

  清水源坦言:“這次的下跌帶來的市場恐慌使得股市無量下跌。這樣的危機超出了團隊過往在牛市和熊市之間的經驗,這種極致風險在初期並沒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當我們意識到這種風險的時候,我們的相對較高倉位由於流動性危機已經難以下降。尤其是上周調整倉位時,稍有減倉動作,股價就向跌停的方向波動,錯過了減倉的最好時期,這是造成凈值大幅下降的主因。”

  實際上,正如清水源所言,由於恐慌引發踩踏事件使得A股的流動性驟降,降倉難已成為目前市場中配資盤、陽光私募基金面臨的共同問題。

  某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部總經理就透露:“現在客戶很容易錯失減倉機會,不少賬戶最終只能由信託公司直接挂跌停價強平。”該人士介紹説,目前陽光私募産品主要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兩種形式,其中結構化的産品因為帶了杠桿,現在面臨的風險也不小。

  據其透露,目前其公司旗下的陽光私募産品有近10%觸及止損線,30%觸及預警線。某南方信託公司人士透露,其公司旗下也有幾隻私募産品已經破了預警線。該人士説:“我們已經要求投顧注意風險了。”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信託公司證券業務部門了解到,目前觸及預警線甚至止損線的陽光私募産品,基本是5月份以來新發行的,其中結構化産品的風險更為突出。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和6月兩個月的時間,市場共發行了2187隻偏股型陽光私募産品,其中股票型産品為2184隻,合計規模為414.9億元;混合型基金為3隻,規模約超過2億元。

  “我們的這幾隻産品也是5月份才發行的,幸好沒有帶杠桿,否則早就到止損線了。”清水源一位內部人士感慨。

  量化對衝私募異軍崛起

  然而震蕩也給做量化對衝的私募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幾天前和一個被平調杠桿的客戶深度交流,他已經充分認同我們對量化投資的佈局戰略。”上海贏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成健在朋友圈寫道,今年1月,贏華投資在2015年度股東會上將量化投資策略確定為主要方向後,4月和5月業績落後最熱市場板塊的漲幅以及一眾“股神們”,但在最近兩周的市場暴跌中,贏華量化智享系列産品的凈值卻創出新高。

  以6月16日為例,當日A股市場全線下跌,行業板塊分化嚴重,銀行和非銀金融為最強板塊,策略跑贏對衝指數有較大難度,但當日贏華智享股票統計套利策略組合跑贏指數0.3%。在當周的暴跌市場裏,全線産品收益持平無回撤。數據顯示,成立於2014年10月31日的贏華—成功智享1號對衝産品,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整體收益為27.2%,劣後級為117.4%,最大回撤1.5%。同時,凈值曲線平滑上漲,幾乎未受市場數次大級別回調的影響。

  贏華投資量化投資總監康宗欣告訴記者,智享1號目前採取的是純阿爾法對衝策略,100%全對衝。即完全按照數量模型來選股,並沒有“追隨”市場風格而過分青睞中小盤股——儘管這在去年及以前的阿爾法對衝中頗為常見。同時,由於目前智享1號採用的對衝工具仍是滬深300股指期貨,因此所有股票組合中,大小盤權重的分配也與滬深300相匹配。具體來講,滬深300大盤股佔60%以上,組合中的大盤股也要佔60%,並且在市值上也做到完全匹配,即有多少市值的股票就有相對應的股指期貨空單。

  “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回避了風格輪動的風險,而一個優良的阿爾法對衝策略,應該是和市場漲跌、風格的關係不大,如果是靠某一種風格來取勝就有賭的成份。”康宗欣説,“與高額收益相比,量化對衝産品更大的優勢在於凈值曲線平滑,注重絕對收益,對與追求穩健增值收益的大體量資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大幅震蕩的市場中,沒有什麼比持續的盈利能力更為重要。日均千分之幾的收益並不引人注目,但通過一點一滴累積出年化逾30%的收益卻讓人無法忽視。”

  在他們目前的項目儲備中,有同時用到滬深30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的多元化對衝策略,模擬盤回測的效果比單純對衝滬深300股指期貨的産品更好一點,“未來會用到實盤中。”

  同樣,上海量勝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中融中勝華泰漲樂3號在6月市場的巨幅回調中也未現大幅回撤,凈值曲線平滑走高,年化收益預計超30%。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富善、系數的阿爾法策略基金近一個月收益均表現不錯,單月漲幅達6%;翼虎的量化對衝基金收益達8%。阿爾法對衝策略的收益比較穩定,風險相對較低,適合風險厭惡型的客戶。

  好買基金研究員李歆稱,今年是做量化對衝特別好的年份,在大幅震蕩的行情中,此類策略的穩健性和收益性會體現得非常明顯。他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市場中性策略的平均漲幅是17%,“這是這類策略很難想像的高收益率。”而對於表現優異的原因,李歆稱,上半年大小盤差異是市場中性策略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能簡單理解成是唯一的原因。

  “6月以來,很多市場中性策略的漲幅比之前還要大,比如新方程盈峰量化基金,6月單月上漲了10%,今年以來漲了25%。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小票跌了,阿爾法量化對衝策略還能賺錢?這其實是市場對這類策略的誤解,認為阿爾法對衝就是買小票構成股票多頭頭寸,再做空股指期貨。其實並不是這樣,策略中模型對股票的選擇非常精細,同時還會涉及到很多做統計、建模型等非常複雜的環節。而且去年業內爆出黑天鵝事件後,做阿爾法對衝的私募早就在積極地討論和改變市值因子在模型中的權重,不太懂量化或自己不做量化的人士可能較難理解。”李歆説。

  另外他還提到,不僅是阿爾法對衝策略,日內CTA、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策略近一個月也迎來了“行業發展的大好光景”,“今年5、6月份都是做量化對衝特別好的窗口期。”他説。

  救市組合拳重磅出擊

  然而,即使是量化對衝基金的管理者,也希望市場能夠儘快穩定下來,“因為在一個極端的市場裏,投資者沒有信心,交投不活躍,交易量上不去,我們也沒辦法擴大産品規模。”滬上某量化對衝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在市場幾乎一致的期待中,7月4日,證監會先後組織多家券商和公募基金召開“救市會議”。隨後,券商、公募、行業自律組織紛紛“動議”,展開行業自救。

  證券業協會在倡議書提到,市場過快上漲和下跌,都不利於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證券公司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須主動承擔責任,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全力維護市場穩定。

  與此同時,21家券商公告稱出資1200億元購藍籌ETF,資金週一11點前到位;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並擇機增持;長江證券方正證券招商證券暫停公司融券券源供給。

  25家基金公司召開會議,堅信資本市場能夠健康穩定發展,同時倡議並將積極踐行三點共識:第一,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的申購,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第二,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報和發行,並根據基金契約規定,完成新增資金建倉;第三,參會的基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承諾,積極申購本公司偏股型基金,並至少持有1年以上。

  此外,滬深兩市共28家公司暫緩上市,上週五申購新股全部退款。

  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則表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將積極採用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等措施,抓住投資機遇,穩定股價,切實維護全體股東利益。

  “極端市場對誰都是傷害。在這個時刻,行業和個體自救是最好的辦法。”上海某私募人士説,據他了解,因部分産品面臨清盤而陷入危機的清水源已經發佈了一份《關於成立投資者專項基金的公告》,公告表示“在本次市場大幅下跌中,我司少數近期成立的新産品因觸及止損線導致平倉,將會給部分投資者造成實質性損失。就此情況,經公司研究決定從2015年7月1日起3年內公司凈利潤的20%作為投資者專項基金。”清水源的一位內部人士説,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盡可能減少投資者的損失。

  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在一封公開倡議書中表示,近一年漲幅約100%的本輪牛市,從本質上來説是中國多年累積的大國地位的體現,對比中外歷史大牛市的4-6倍漲幅,後續上漲空間依然巨大。目前滬深300市盈率僅為15倍左右,市凈率2.1倍,均低於歷史平均水準,和歷史高點比,空間更為巨大。正常的市場下跌30%已是極限,前期市場恐慌性的殺跌給價值投資者創造了難得的投資機遇,現在繼續做空看空風險巨大,極度悲觀的情緒不可持續,市場走勢隨時可能發生逆轉.多頭私募現爆倉危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