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規生效 1901家“空殼”私募基金已遭清理

  • 發佈時間:2016-05-05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茍活了一年的1901家“空殼”私募已經遭到清理,成為第一批出局者。

  放假歸來,5.1大限也過了,近2000家“膝下無子”的私募果然消失了。

  根據基金業協會公示的資訊,今日備案私募機構數量從四月底的26056家猛然減少至24155家。這意味著,2.5號新規生效後,茍活了一年的1901家“空殼”私募已經遭到清理,成為第一批出局者。

  過去幾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數量出現井噴,一些機構登記備案後開展的都是挂羊頭賣狗肉的業務,不少機構根本沒有實際的辦公場地和人員,完全是個空殼,有的還幹起了P2P的生意,最後卷錢跑路。從私募的名字來看,神馬典當啊、新能源啊、航空啊簡直是要集齊各行各業,還有傳家堡、得勝鼓、甲骨文、大象等這種殺馬特字眼也是層出不窮。新規之後,保殼每一步都是燒錢,成本大大增加,“殼”對於這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來説已經是燙手山芋,還是扔了拉倒。

  此前基金業協會的已經做過初步統計,約有2000家左右的私募公司在5月1日之後存在被登出的可能。截止3月底已備案的私募管理人共有25901家,3月份“消失”的管理人僅有79家多為主動退出,而四月份大幅“消失”的這批私募管理人應多為被動登出,這也與此前基金業協會公示的數據相符,被登出的私募管理人佔比約7%,整體影響不大。

  事實上,基金業協會在節前就友善得發佈了通知,我要開始打掃衛生了。同時,協會也考慮到前面大家一頭霧水耽擱了老長時間,針對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已補提法律意見書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産品備案申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給予順延辦理時間的方便,8月1號之前搞定就行。

  對於真正想幹事的私募來説,真是感動的內牛滿面。上海一家顯示為“相關申請正在辦理”的私募內部人士就透露,公司早在兩年前就成立,目前已發行13個産品,規模達78億。只是這些産品都走的是通道,所以並未單獨在自己名下備案。新規出來以後,公司內部積極地準備備案事宜,一開始跟很多私募一樣完全摸不著北,直到4月上旬才好不容易湊齊材料提交了申請,而這個時候正是眾私募集中上架之時,堵在半路上動憚不得。基金業協會公示的資訊也顯示,這批在5月1日前補提法律意見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500余家,提交首只私募基金産品備案申請的私募基金管理也有600余家。

  目前多傢俬募處於“相關申請正在辦理”中,與一些棄殼而去的機構不同它們正努力在“保殼”之路上前進。記者統計發現,這類機構多數已經發行過産品,只是未在協會完成産品登記備案。如成立於2013年的上海金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內部人士也明確表示已經發行過數只産品,會按照規定提交需要的材料,上海茂典等私募也可在三方平臺可查詢到産品資訊。

  話雖如此,目前買殼賣殼的現象也並未消失。雖然基金業協會反覆強調私募機構沒有必要進行“保殼”,對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展業的機構進行登出登記,不屬於自律處分,也不影響該機構在未來需要時重新申請登記。知情人士透露,畢竟新成立一傢俬募需要耗費更多精力,殼買賣也許還會活躍一陣,目前“殼”的報價基本在10-20萬之間。雖説除了北京上海等私募扎堆的一線城市工商註冊暫時關閉了,多數三四線小城市並不受影響,但有的私募就是喜歡北上廣,據説還要看風水,這也是木有辦法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