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震蕩,資金奔向貨幣ETF

  • 發佈時間:2016-03-07 08: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近期股市震蕩,資金避險情緒升級,場內貨基交易額再度暴增。由於施行T+0回轉交易,貨幣ETF日均成交金額已遠超滬深兩市所有個股,成為交易所流動性最好的品種。

  股市震蕩加劇,令一些資金開始逐步撤離。但是,在股市“遊蕩”久了,就難以徹底離場,熊市中也還有一些好的投資機會,因此為資金找一個好的蟄伏港的需求,推動場內貨幣ETF成交額的暴增。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作為現金管理的工具之一,貨幣ETF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熱度還會持續。

  貨幣ETF成交額暴增

  相較于股市的低迷表現,貨幣ETF一下子成了市場的寵兒。公開數據顯示,2月25日和26日兩天,15隻場內交易貨幣基金成交總額達到380.35億元和335.74億元。而多只交易貨幣基金也在2月25日創出今年成交額的新高:華寶添益成交150.61億元,富國收益寶H成交22.88億元,銀華交易貨幣成交101.11億元,上市僅5天的鵬華添利B也有6.82億元的成交額。

  某基金公司經理彭凈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金融市場震蕩不斷加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愈加趨於保守,因此貨幣基金這類低風險的産品開始受到一部分投資者的青睞。而其中,貨幣ETF的表現頗為顯眼。可以説,正是股市的震蕩引發了貨幣ETF成交額的爆棚。”

  從貨幣基金不同子類別的比較來看,貨幣ETF獨佔鰲頭。2015年底,場外貨幣基金總體市場規模增至44832億元,同比增幅為110%;而同期貨幣ETF規模增幅為858%,為場外貨幣基金的近8倍,在全市場貨幣基金中佔比6.56%。

  在2014年以前,市場上僅有兩隻貨幣ETF,為華寶添益及銀華日利。不過,從2014年開始,貨幣ETF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截至2015年末,在滬深兩市掛牌上市的貨幣ETF共有13隻,其中上交所10隻、深交所3隻,資産規模合計高達2942億元。其中,上交所作為國內貨幣ETF的發軔地,掛牌貨幣ETF規模達到2802億元,市場佔比超過95%,相比2014年底增幅為717%,相比2015年6月底半年時間增幅達345%。

  2015年,上交所10隻貨幣ETF二級市場日均成交金額高達33.34億元,遠遠超越滬深兩市股票日均成交金額4.31億元。其中,華寶添益2015年日均成交211.7億元,已遠超滬深兩市所有個股、基金,成為交易所流動性最好的品種,在2015年6月24日更曾創出1450億元的單日成交天量,在當日滬深兩市總成交額中佔比逼近10%。

  “2013年12月9日起,上交所的貨幣ETF開始施行"T+0回轉"交易,即買入當日可賣出。"T+0"賦予了貨幣ETF更靈活的交易稟賦,貨幣ETF的流動性實現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彭凈指出。

  而進入2016年,貨幣ETF交易額的飆升勢頭更是迅猛。彭凈分析表示,作為現金管理工具的一種,貨幣ETF成交額的暴增與近期股市的動蕩有著密切關係。“在股市時不時出現暴跌的行情下,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不足,資金紛紛撤離。但是又不願意徹底離開A股市場,希望能靜待時機抓住一些好的增長機會。因此,與股市實現無縫對接的貨幣ETF自然就成為投資者的不二選擇”。

  高流動性受青睞

  對於資深股民林更民來説,貨幣ETF是當前最好的選擇。“股市的震蕩太大,而且難現上升的趨勢。對於未來的前景,自己目前也不是太有信心。去年上半年,在股市還凈賺近200萬,現在全賠進去了不説,連本金都套牢了。”林更民説,“有幾隻股票已經"割肉",因為看不到止跌反彈的預期,乾脆還是現金為王吧。”

  “不過,我不太喜歡把錢存銀行,對於一些低收益的保本理財産品已經有了一部分的配置,也不會把錢都投在裏面。所以,從股市出來的現金還是放在貨幣ETF賬戶,也方便隨時把握機會再入市。”

  所謂貨幣ETF,全稱為“交易型貨幣基金”,是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的貨幣市場基金,其核心功能是場內投資者的保證金餘額管理。買入貨幣ETF當日,即開始計算收益,賣出貨幣ETF即刻可買股票,在實現與股票無縫銜接的前提下,貨幣ETF為股票賬戶、兩融賬戶、各類機構客戶創造了遠超活期收益的保證金收益。貨幣ETF在交易所一級市場可以申贖,二級市場可以買賣,買賣方法與股票同理,提供了比傳統貨幣基金的申購、贖回模式更高效的參與和退出途徑。

  而除了貨幣ETF“T+0”的模式可以與股市實現無縫對接之外,貨幣ETF的收益率對投資者來説,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投資者只要有A股賬戶或證券投資基金賬戶,就可以在場內申贖和買賣貨幣基金。而且貨幣基金的收益遠超0.35%的銀行活期存款利率,2015年以來貨幣ETF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19%。

  “貨幣ETF的收益是從買入當天開始計算,而傳統貨基或者網際網路貨基要T+1日才開始計算收益,所以場內貨基實際開始享受收益的時間要比傳統貨基早一天。”彭凈指出,“同時貨幣ETF比普通的貨幣基金玩法更多樣。由於上市交易、"T+0"回轉等特性,投資者可以利用貨幣ETF在二級市場做日內價差套利,還可以通過一、二級市場進行多種形式的跨市場套利。”

  另外,目前多數基金公司的貨幣ETF所收取的管理費率和託管費率都不太高,而且場內交易不收取任何佣金,這自然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一大優勢。

  市場競爭開始加劇

  然而,近期貨幣ETF成交額的激增與基金規模增長並不成比例。集思錄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成交額在10億元以上的基金有8隻,其中6隻規模超過100億元,華寶添益和銀華日利超過500億元。而從成交額與規模比例來看,規模最大的華寶添益成交額僅佔到7.68%,銀華日利也僅為13.82%。相反,規模僅為5.23億元的添富快線在2月26日卻創下21.16億元的成交額,比例高達404.59%;嘉實快線、博時貨幣也分別達到31.03%和31%。鵬華添利成交額佔比也高達72.21%。

  不過,市場人士認為,現在成交額遠超規模的現象很常見,很多産品規模提升難度較大,基本上都是通過營業部或直接與大機構合作來做大成交量,在無規模優勢的情況下優先打造流動性品牌。對於基金公司來説,更看重的是貨幣基金的成交額,資金大進大出,也凸顯出場內貨基的流動性強。

  “其實,在A股市場經歷過半年多的熊市之後,不少投資者已經撤離股市,這從股市成交額的逐步下滑就可見一斑。而對於絕大部分的散戶投資者而言,很少有人會選擇貨幣ETF,更多的是轉而尋求其他投資回報率更高的理財方式,比如投資P2P等,還有一部分散戶投資者則是難以"割肉",依舊套在股市中。”彭凈指出,“一般來説,機構投資者是投資貨幣ETF的主力,但目前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從股市中暫退蟄伏的,很少有場外的新資金進入。因此,貨幣ETF的規模比較難做大。”

  “而且,一旦股市出現上漲的趨勢或者集中出現打新之時,貨幣ETF的規模往往會一下子出現收縮,因此部分資金流向了股市。”不過,彭凈表示,“對基金公司而言,當前貨幣ETF資金大進大出,是他們打造流動性品牌的好時機。畢竟,從當前股市的走勢以及前景來看,貨幣ETF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是會受到一部分投資者青睞的。”

  目前來看,華寶添益的狀態最為穩定,而多只2015年才成立的場內貨基則仍處於規模積累期,需要開拓客戶群,成交活躍多是機構的幫忙資金。而機構資金的特點往往是大進大出。以易方達貨幣基金為例,2015年12月中旬,該基金規模為157億元,到年底大幅提升至541.24億元,而年後又一路滑落,到2月26日僅為296億元。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場內貨幣ETF主要是機構客戶參與,一般投資者很少會參與。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投資者教育,才能使他們了解場內貨幣基金的工具性質,並利用好這個現金管理工具。

  不過,雖然一些産品具有先發優勢,但競爭激烈,已出現客戶分流情況。機構也會選擇和條件更為優惠的基金公司合作。對此,彭凈則表示:“任何産品受到市場的關注與青睞,都會引起市場競爭的加劇,而良性的市場競爭對投資者來説並非壞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