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互認基金牽出“深港通”

  • 發佈時間:2016-02-01 09: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基金互認帶來的利好將會是一個慢熱的過程,未來互認基金有望獲得更多內地和香港投資者的青睞。

  A股持續低迷和人民幣匯率波動,讓部分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借助“北上”的互認基金來實現資産“出海”的目的,而且不同於額度告急的QDII,目前互認基金的額度非常寬裕。

  首批內地香港互認基金完成註冊的有7隻,3隻“北上”,4隻“南下”。緊接著,第二批、第三批分別有9隻、10隻南下互認基金申請獲批,令“南下”基金總數增至23隻,“南下”基金熱情明顯超過“北上”基金。

  按照當前對香港互認基金內地銷售的規定,其總銷售規模不得超過基金總資産的50%,以“北上”的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為例,其在香港的銷售規模約為150億元,按照規定,該基金在內地的最大銷售規模也能達到這個量。

  有分析人士指出,內地基金“南下”有望為內地資本市場吸引境外資金,也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便利途徑。同時,績優香港基金走進內地,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內地基金公司也有望借機提升投資管理水準,向國際一流資産管理機構看齊。但是基金互認帶來的利好將會是一個慢熱的過程,未來互認基金有望獲得更多內地和香港投資者的青睞。

  隨著香港交易所在三年工作規劃中正式佈局“深港通”,相信兩地在股市和基金市場的互動將進一步加深。

  出海投資門檻低

  互認基金上線的第一天,在陸金所基金頻道的主頁上,“行健宏揚中國基金”(以下簡稱“行健宏揚”)就赫然出現在“熱門推薦”一欄中,並標誌為“中國互認第一槍”,只是這互認基金網際網路代銷的“第一槍”,在上線開賣第一天卻沒能表現得“紅紅火火”,僅以-0.07%的成績成為“熱門推薦”一欄中惟一的“綠色”。

  “行健宏揚”是證監會此前公佈的第一批三隻“北上”基金之一,其他兩隻分別是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和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

  當前,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尤其是網際網路基金交易平臺已經成為基金銷售的主流渠道。以陸金所為例,陸金所平臺上線基金數量已經超過2000多只,也是境內上線基金最齊全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之一。

  記者了解到,與出海投資滬港通50萬元起點、外幣理財百萬元門檻不同,天弘基金代銷的首只互認基金産品投資門檻大幅降低,只需要10元就可參與全球化配置。

  “投資的低起點也與天弘基金的平臺客戶相契合。”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對此解釋,“一是線上銷售邊際成本低,有條件降低投資門檻;二是線上銷售更加注重客戶體驗,如果起點高,將很多客戶排斥在外,也會降低市場關注度和影響力;三是香港互認基金作為市場上的新事物,我們不追求短期的銷量,重點是讓客戶關注、參與和嘗試這種理財方式,逐步培養這一市場,我們也可以積累和運營這一市場,更加了解客戶的投資行為。”

  外資行成主代銷

  在首批“北上”的3隻基金中,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行健弘揚中國基金、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分別為股票指數型、股票型和債券型3種類型,渣打、花旗、匯豐、星展等外資行通過內地零售網點代銷的均為其中的一隻債券型基金——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

  據了解,目前部分中資銀行網點代銷的“北上”基金還鮮有人問津,而外資行的代銷業務已經開張。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外資行在客戶積累等方面的優勢所致。

  記者從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了解到,儘管自1月11日起,該行就開始代銷首批“北上”互認基金之一的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但是無論是詢問度和銷售熱度都不及外資銀行。

  渣打銀行方面表示,“北上”基金作為在香港註冊及投資管理的海外基金,外資行對其特點和運作方式較為熟悉,再配合外資行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策略研發資源,在做産品推介時也會更加全面和專業。

  儘管目前“北上”基金銷售整體剛剛起步,但幾家外資行均對基金互認的前景表示樂觀。

  匯豐銀行表示,作為全新的海外投資渠道,互認基金在投資標的與市場、涵蓋資産類別、申贖效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將與現有的QDII基金互為補充,豐富內地投資者國際化資産配置的選擇。未來將繼續豐富代銷基金産品,滿足客戶的多樣化資産配置需求。

  深港通上日程

  港交所1月21日公佈三年戰略規劃,勾勒香港交易所與香港金融市場未來的發展藍圖,規劃涵蓋香港交易所旗下三大資産類別的業務戰略:股票、大宗商品和定息及貨幣産品,而股票戰略計劃中就有拓展互聯互通,推出深港通。

  香港交易所表示,預計三年內達成各項戰略目標,但由於戰略規劃宏大,且金融市場的發展往往牽涉許多不可控制的因素,預計部分計劃的實施可能需時較長。

  在1月21日舉行的媒體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依照香港的實際情況,港交所必須吸引更多的海外企業赴港上市,未來通過“新股通”,實現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的互聯互通,這樣可以增加對海外公司赴港上市的吸引力。

  對於“深港通”到底何時推出,李小加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僅稱“馬上出臺”,隨後他補充説:“對香港而言,"馬上"可以是一年之內。”

  記者了解到,部分公募基金已提前開始為深港通進行佈局。“我們公司已經上報了兩隻基金,聽説審批速度比較快,應該近期就能與香港投資者見面了。”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衝著深港通,其所在公司申報的基金均為主要投資在深市標的的産品,例如深100指數等。其他幾家基金公司欲報批的産品也包括了不少中小創風格的基金。

  “北上”基金看好

  作為互認基金“北上”的“排頭兵”,行健宏揚一上線就獲得了極高的關注。不過,儘管是香港基金中的優質産品,但從2010年9月17日基金成立至今,行健宏揚的凈值表現難逃外界質疑。

  不過,這似乎無法阻擋投資者的熱情。天弘基金方面稱,隨著兩大網際網路渠道到位,行健宏揚的銷售額有望進一步擴大。

  業內人士預期,受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北上”基金前景被看好。

  多家機構預測,2016年人民幣匯率仍然存在下行的壓力,投資海外債的匯率對衝成本將有所下降,而同時內地高回報率資産短缺,A股震蕩,海外債的吸引力也在提升。在海外資産配置的需求下,預計規模將很快被申購完。根據該基金的最新簡報,截至2015年11月底,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的最新資産規模為23.16億美元,根據50%的互認規模上限,可在內地銷售的規模約為11.58億美元。

  渣打銀行方面稱,目前來看,美國加息前景較為明確,美元強勢有望延續,而人民幣走勢將更多地跟隨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對美元波動可能將加強,預計總體呈小幅下跌趨勢。在此背景下,內地投資者對於海外美元資産類産品的配置趨勢可能將會加強。“互認基金將作為重要産品類別,契合到其戰略資産配置和産品組合配置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