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反思杠桿基金:風險測評不清 交易制度監管待完善

  • 發佈時間:2016-01-29 08:39:40  來源:東方網  作者:蘇長春  責任編輯:張明江

  杠桿基金正伴隨著跌宕起伏的A股市場,跟投資者們不斷地玩著心跳遊戲,眼下寶盈基金打新杠桿專戶爆倉事件還在不斷發酵,本週又有大批公募分級基金倒在巨震中,開啟下折潮。杠桿基金本是有極大風險的投資工具,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杠桿基金的持有者卻大多是投資經驗極其匱乏的散戶,如寶盈基金爆倉的打新杠桿專戶,公募市場上的分級基金B的玩家80%都是普通投資者,去年的“股災”和年初的“熔斷”已足夠杠桿基金投資者書寫一部血淚史。

  杠桿打新並非穩賺

  2015年打新市場的持續升溫催生了杠桿打新專戶的發行熱潮,久旱逢甘霖的中小投資者急於通過這種杠桿投資工具更多地享受新股盛宴。但事實證明,即便是選擇“穩健”投資杠桿打新專戶的投資者,在極端行情下最終沒能擺脫巨虧的命運。

  日前,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寶盈基金去年3-4月發行的寶盈慧升1號、新動力5號、6號3隻打新專戶,於今年1月7日爆倉。調查發現,這3隻專戶均設有2:1的杠桿,在新股發行市場升溫的背景下,採用杠桿結構專戶申購旗下打新公募,看似是放大“無風險收益”但卻暗藏極大隱患,去年六七月的股市流動性危機加上IPO的叫停,讓打新專戶陷入投資尷尬,而寶盈選擇將高倉位投向二級市場的3隻專戶,在“股災”余震以及年初的熔斷機制下凈值迅速回撤,其帶有杠桿的進取份額凈值更是以放大兩倍的速度急跌,最終被迫平倉。

  與現下投資者叫苦不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寶盈新動力系列、慧升1號等杠桿打新專戶在最初發行過程中,受到市場熱捧,雖然帶有兩倍杠桿,但信賴打新市場“穩健”的散戶們仍積極地買入,進取份額很快被搶購一空,高杠桿利益的誘惑可見一斑。

  事實上,不止寶盈基金,去年上半年大批量杠桿打新專戶涌入市場,甚至不乏放大5倍的打新專戶出現。然而隨著7月IPO的突遭叫停,這些杠桿打新專戶不得不面臨轉型的尷尬,期間不少基金公司選擇投資債券、貨幣等固定收益類市場,但難以達到收益預期的投資者還是大批量選擇了贖回。而像寶盈基金一樣試圖通過投資二級市場股票做高凈值的基金公司,更是損失慘重。

  “如今打新專戶都爆倉了,間接證實了杠桿效果的‘雙刃劍’,若遇到去年那種股市流動性危機和IPO暫停的雙重困境,即便是基金公司想控制回撤,恐怕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杠桿打新也並非穩賺不賠。”招銀萬達總經理顧小明指出。

  分級B散戶難承重

  除了杠桿專戶外,低門檻投資的分級基金也被小散戶追捧,因此在2015年A股市場走牛之際,不少基金公司當時也靠著發行分級基金而規模暴增,但實際上很多投資者只是受到杠桿誘惑,並未真正了解分級基金,致使無知的投資者在股災期間資金巨虧。

  所謂分級基金,是指一隻基金的投資者分為兩類:一是A類投資者,他們投入資金,獲取固定的投資收益;另一種是B類,他們投入的資金承擔全部投資風險,支付A類投資者的固定收益,獲取基金經營的全部利潤。可以理解為A類投資者把錢借給B類投資者炒股,B類投資者支付給A類投資者利息。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對於高風險帶有賭博性質的B類份額,往往不被機構投資者所追捧,其主力持有者大部分都是些投資經驗匱乏但卻寄希望“一夜暴富”的小散們,有數據統計顯示,去年6月最新上市的分級基金中,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達到近80%,由此不難想像散戶們對杠桿份額的偏愛。牛市背景下,去年分級基金數量已經過百隻。

  然而,分級基金的繁榮期剛剛開始卻遭遇過山車行情,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從5174點急轉而下一路下探,分級基金B類份額由原來的大漲演變成暴跌,隨後遭遇空前的下折潮,當時很多不明交易規則的投資者,受到下折期間分級基金高溢價套利的誘惑,在産品折算日買入,殊不知已經當了“冤大頭”。在折算前,分級凈值越跌杠桿越大,折算當日杠桿倍數將超過5倍,倘若在折算前某個時點你買入B份額持有至折算,就將遭遇凈值下跌和溢價回落的雙重風險,資産將急劇縮水40%。

  儘管在首輪分級基金下折潮期間,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對旗下即將觸發下折或已經觸發下折的分級基金做出了預警,但依舊無濟於事,仍有大量散戶資金飛蛾撲火般盲目涌入,以至最終自己的血汗錢被輕易蒸發,這其中大部分投資者都無法承受資金巨虧的現實,試圖通過拉“橫幅”、維權等方式來追償,但資本市場向來本著“買者自負”的原則,投資者也只得自吞苦果。

  風險測評不清

  投資者一次次用真金白銀換來的教訓再度證實,未深入了解投資風險和交易規則往往是造成巨虧的根源。

  “在市場熱點頻出之時,杠桿基金也成為市場明星。表面上看,分級B是一種很容易‘上手’的投資品種,只要投資者看好某一板塊或某一指數,在牛市期間買入分級B很多時候便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但市場下行過程中分級B‘下折潮’給盲目跟風的投資者上了一節風險課——誤買瀕臨下折B份額。據了解,不少投資者買入下折的分級B甚至一週之內虧損超90%,其根源就在於對分級基金的無知。”錢景財富CEO趙榮春指出。

  事實上,分級基金與其他杠桿産品不同,本身沒有設置很高的投資門檻,也不存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要求,普通投資者都能隨意參與。但由於杠桿基金的特性,其對投資者素質和能力的要求遠高於普通股票基金,分級B作為高風險投資品種,投資者首先要先搞清楚風險承受力和自身狀況,才能決定是否投資杠桿基金。

  “公募分級基金的産品結構設計很複雜,普通老百姓很難理解,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衝著高收益去買,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風險。”格上理財研究員劉豫指出。

  今年1月以來,A股市場劇烈震蕩再現,又一波分級基金下折潮來襲,1月26日已有3隻分級基金觸發下折,分別是高鐵B端、證券B和滬深300B,根據集思錄網站實時數據,仍有29隻分級B的母基金凈值距離下折閾值不到10%。對此,專家也提醒投資者,市場動蕩期間切記不要買入已經下折的杠桿基金。

  交易制度監管待完善

  去年股災期間分級基金下折潮導致大批投資者巨虧,監管層為了防控風險,在去年8月暫停了分級基金的審批,與此同時,交易所也對下折的分級基金用“*”號做出標記警示。不過分級基金、杠桿專戶的交易制度和投資者教育的缺陷依然有待完善。

  趙榮春指出,杠桿基金應設置較高投資者門檻,應被嚴格定義為高風險品種,在投資者購買之前要進行充分的風險測試。此外,無論是杠桿公募基金還是專戶,基金公司都應該對證券市場客觀規律與投資風險充分敬畏,杠桿基金絕不是降低證券投資技術門檻的工具,如分級基金獨具的合併、拆分、套利等操作技巧都需要投資者充分學習和掌握,更需要基金公司不遺餘力地加大投資者教育力度。監管機構也應及時完善分級基金的交易制度,才能最終令分級基金産品為擴大證券市場的社會福利做出應有的貢獻。

  反思杠桿基金

  “針對老百姓的金融産品,産品的結構設計應該簡單易懂,使投資者熟知其中的收益和風險點。分級基金的複雜設計,更適合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投資。建議基金公司將産品的收益分配機制向投資者做充分的解釋和説明,充分提示相關風險。”劉豫表示。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指出,杠桿基金是個風險巨大無比的投資工具,收益根本無法保證,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也沒有仔細研究過這類産品的投資者,建議不要去觸碰這類産品。投資杠桿基金對投資者“擇時”素質要求很高,投資者在方向發生錯誤時應注意風險管控。否則,一旦對市場方向判斷錯誤,例如在不適合的時候買入杠桿基金,就會放大損失。同時,基金公司應該多就杠桿基金的投資風險進行相應的投資者教育。

  事實上,目前分級基金下折潮所暴露的制度缺陷也存諸多爭議。如分級基金設定的下折閾值過低,導致分級B份額下跌中的凈值杠桿不斷增大,風險收益特徵嚴重不對稱;其次,作為交易所上市的杠桿最高的品種,分級B份額投資沒有相應的投資者適當性準入門檻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