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牌照紅利減弱 華安等5家基金公司股權變更待批

  • 發佈時間:2015-12-29 05:38: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婷 李滬生  責任編輯:胡愛善

  私募、實體企業、第三方機構甚至個人紛紛進軍公募,設立基金公司,股東變更的情況更加密集。對於越發頻繁和輕易的股權變更,業內人士認為,公司效益差導致股東撤出,牌照含金量降低、大股東業務調整是造成股權變更的主要因素。

  基金公司股權變更年年有,今年尤其多。證監會最新公告顯示,目前有5家基金公司出現變更5%以上股權或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情況。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完成股權變更流程。近一階段,隨著私募、實體企業、第三方機構甚至個人紛紛加入公募戰局,設立基金公司,股東變更的情況更加密集。對於越發頻繁和輕易的股權變更,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公司效益差,牌照含金量降低、股東撤出,或大股東業務調整都是造成股權變更的主要因素。

  華安、金元順安流程快

  證監會網站資訊顯示,浙商、華安、東吳、金元順安和農銀惠理5家基金公司同時出現在基金公司變更5%以上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審批表中。其中,華安基金于8月25日上報,已于11月13日進入第一次反饋;金元順安則于11月13日提交材料,12月16日進入受理等候階段。

  記者了解到,目前華安基金的股東為上海國際信託、上海電氣、上海錦江國際投資、上海工業投資集團、國泰君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大股東各持股20%。其中,上海信託近年動作頻頻,設立了上國投資産,並在今年7月將其持有的浦發銀行5.232%股權轉讓給上國投資産,上海信託不再持有浦發銀行股份。

  資料顯示,2014年7月30日,上海信託經過股東會決議,進行存續分立,保留信託牌照繼續經營信託業務;同時設立上國投資産承接從上海信託分離出的資産。2015年3月11日,上國投資産完成工商設立登記。

  照此推測,華安基金的股權變更或是上海信託內部調整的結果,或和浦發銀行股權變化情況類似,由上國投資産承接上海信託持有的華安基金20%的股權。

  金元順安基金公司的外資股東方則在幾經週折之後最終退出。2015年3月份,金元惠理公告更名為金元順安,旗下基金産品名稱隨之更換,“惠理”痕跡消除。2015年10月份,惠理集團發佈公告,將持有的49%金元順安股權全部出讓,折價人民幣4500萬元,接盤方為獨立第三方上海泉意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對於惠理的退出,有業內人士認為是在公募基金牌照放寬之後,老牌港資基金公司或有意另作打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泉意金融資訊服務公司2015年8月31日才成立,僅有雲南九天工貿有限公司一位企業法人股東。

  東吳、浙商拖延一年

  就流程來看,東吳和浙商2014年即公告或提交申請,目前仍在走流程。

  東吳基金早在2014年9月17日就已經公告,原股東江陰澄星實業集團將其持有的21%股權轉讓給東吳證券。目前東吳基金的股東及股權比例為:東吳證券持有70%,上海蘭生集團持有30%。

  東吳基金拖了一年多才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而規定的申請股權變更審批期限60個工作日,東吳基金10月16日補正材料之後便一直了無音訊。

  浙商基金股權變更則要追溯到更久之前,2014年8月,浙商基金通過杭州産權交易中心拍賣浙商證券持有的50%股權,最後由通聯資本競得,持股比例達到75%,成為浙商基金的控股股東。資料顯示,2015年12月1日浙商基金進入“受理決定或者不予受理決定日”。

  浙商基金方面回復,流程仍未走完,具體原因不方便透露。

  2015年12月18日才提交材料的農銀匯理也表示暫時不予回復。

  今年上半年出現在申請名單中的安信、前海開源、諾德、長安、信達澳銀和博時基金早已走完審批流程。

  隨著基金牌照紅利的不斷削弱,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傾向於自己全資成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數量也增加明顯,2015年就有30家新基金公司設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基金公司股東變更的申請會越來越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