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備戰混業經營 謀求差異化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2-08 13:33:36  來源:新民網  作者:李樹超  責任編輯:田燕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金麒麟論壇上,多位基金公司總經理、董事長聚集一堂,圍繞公募基金業務創新、跨界轉型、深化治理結構等話題展開討論,共話基金業發展大計。

  業務跨界轉型謀求差異化發展

  一直以來,基金公司都在積極探索業務差異化發展路徑,一級市場,一級半市場,新三板,定增,專戶業務,大資管背景給公募基金創造了跨界發展的機遇。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6.69萬億元,專戶業務規模10.17萬億元,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超越公募業務成為常態。其中,融通基金及子公司融通資本、海富通基金及子公司上海富誠海富通資産管理公司的專戶業務規模分別為4289億元和749億元;而Wind同期數據顯示,融通基金、海富通基金的公募業務規模分別為628.82億元和316.96億元。

  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劉頌表示,海富通的非公募業務推動了公司的業務轉型。“隨著地方社保、企業年金等制度的改革,預計市場上機構資金會越來越多,海富通可以在這個細分市場找到自身的競爭力。”劉頌説。

  專注于“觸網”、開發大數據南方基金更加注重基金業務的網際網路化。上半年,南方基金與新浪等公司聯合推出了南方大數據100、南方大數據300基金,引發市場關注。為拓展銷售渠道,南方基金還聯合網際網路公司制定了網際網路戰略,發展公司的直銷平臺,同時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開設直銷網店。

  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表示,基金傳統渠道無外乎券商和銀行,但成本較高、且遠離客戶。開展基金直銷可以縮短基金管理人與持有人之間的距離,針對差異化客戶做出定制化産品,最終實現由傳統産品引領、渠道為王逐步過渡到用戶至上、業績為王的行業轉型。

  公募基金跨界發展還應把握一定的邊界。融通基金總經理孟朝霞表示,一是跨界應注意與基金自身能力範圍相適應;二是業務創新應與合規風控相適應。不同的資管領域有不同的規則和標準,跨界發展要注意不同領域的合規和風險控制,嚴守公募業務創新的邊界。

  結構轉型步入混業經營時代

  從投資領域來看,公募基金不僅做證券投資,也做股權投資,範圍包括基金、專戶、新三板、股權投資等,客戶資源包含基民、銀行、保險、券商、社保委託、企業年金等,而且新的資管形態還在不斷涌現,公募基金正步入混業經營時代,多家基金公司已開始探索和創新內部激勵機制。

  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認為,公募基金一般有兩種發展模式:一是行銷驅動,二是投資業績驅動。前者是佈局完整的産品線,依靠行銷渠道驅動擴大規模,是公募早期發展的策略;後者是聚焦投資業績,做好長期投資,以業績來帶動規模增長。竇玉明表示,中歐基金選擇了事業部制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分配機制的改革。中歐基金把資源向投研投入更多一些,希望走業績驅動的發展模式。

  另外,中歐基金也是業內率先嘗試員工持股的公司,公司股東由中外多方機構組成,員工持股比例達20%。

  融通基金認為,進行事業部制改革,還面臨舊有利益再分配的問題。“作為成立十多年的老公募,融通基金要進行事業部制改革就必須面對存量增量的分配問題。我們進行的事業部制改革是‘協同事業部制’,將融通的團隊分成偏市場、偏投研等6個事業部,並儘量在分配上做到均衡和協同,激發員工的鬥志,尋求相對的平衡。”孟朝霞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