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8傢俬募機構被認定失聯

  • 發佈時間:2015-12-08 09: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中國基金業協會上月曾發佈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試圖取得聯繫,而日前已將其中8傢俬募機構正式納入失聯(異常)機構名單。在這8家機構中,有多家公司早已被曝出産品無法兌付。

  基金業協會官網日前顯示,這8傢俬募失聯(異常)機構分別為華天國泰(北京)資産管理公司、湖北奧信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幸匯財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河瑞盈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融坤瑞(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元寶盛(北京)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洲海鴻潤(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萬弘基金管理(蘇州)有限公司。

  據了解,早在11月23日,基金業協會網站公佈了首批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公告稱協會通過私募基金機構登記備案系統預留的號碼、電子郵件和短信等方式均無法與上述12家公司取得聯繫,限這些公司于公告發出後5個工作日內與協會取得聯繫,並回復相關情況説明,逾期則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

  此外,列入失聯(異常)名單3個月之內未主動與協會聯繫的,基金業協會將按照相關規定,將失聯(異常)情況記入相關機構誠信檔案,並報告證監會。眼下5個工作日早已過去,基金業協會將其中8傢俬募公司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報記者此前也對北京地區的9家失聯私募機構進行了調查,其中7家公司的辦公地已有新公司入駐,人去樓空。此外,基金業協會最新公示的8家失聯(異常)機構中,中元寶盛、華天國泰、銀河瑞盈、中融坤瑞、幸匯財富等多家公司早已出現産品無法兌付事件,並被媒體曝光。

  基金業協會的一紙失聯私募名單也暴露出私募基金監管上的漏洞,為此監管層也一改往日對私募事後監管的原則,開始在行業準入上進行風險把控。基金業協會近日就《私募投資基金資訊披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在行業內徵求意見。《辦法》對資訊披露的內容、託管人復核義務、禁止性行為等做了詳細要求,並對基金募集期間、運作期間的信披做具體規定。理財分析師認為,隨著私募基金監管的進一步細化和加強,不規範私募未來會被淘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