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首只ETF退市 投資者認為止損不應強制

  • 發佈時間:2015-10-16 08:43:1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楊欣  責任編輯:張明江

  投資者認為止損不應強制

  國內首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ETF)清盤事件塵埃落定。長盛上證市值百強ETF昨天公告稱終止上市。今年以來,已經有五家公募基金清盤,私募的更是不計其數。

  儘管基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行業洗牌是合理的,但是有基民卻認為,清盤看似止損,但其實帶有強制性質,止損最好還是由投資者去選擇,如果投資者願意止損,那麼可以選擇贖回,如果不願意則可以長期持有,尤其近期A股走勢已經逐步向好的情況下,賺到錢還是大概率事情。

  前期調整持有人流失

  長盛基金10月13日公告稱,長盛上證市值百強ETF份額持有人大會已于2015年10月12日審議通過了《關於上證市值百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終止上市並終止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由此,國內第一例ETF退市落定,自2015年10月14日起,上證市值百強ETF進入基金財産清算期,不再接受投資者提出的申購、贖回申請。

  上證市值百強ETF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基金資産共計2041萬元,基金份額621.3677萬份,而且多數都為機構持倉,其中,第一大持倉機構中信證券持有299.4萬份,佔比48.19%。

  同樣作為股票型基金,上證市值百強ETF的退市與市場行情息息相關。在6月15日市場大調整以來,股票型基金跌幅居前,一批市場投資者離場,使得成交量銳減,這也造成了持有人的不斷流失。這也堅定了基金公司“斷臂”的決定。

  這並非今年第一起公募基金清盤事件。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自8月份以來,這是國內第五隻清盤的公募基金。此前,國投瑞銀瑞易貨幣市場基金、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華寶興業成熟市場動量優選(QDII)、中原英石貨幣市場基金4隻基金陸續發佈了擬終止合同議案,先後進入清算進程。

  市場向好基民不想清盤

  此外,今年以來還有超過1200隻私募基金産品清盤,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盤的高峰期,共有389隻産品清盤,佔今年以來清盤産品的三成。

  對於公募私募基金屢遭清盤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牛市以來涌現了太多的基金,而隨後而來的大幅調整對許多基金來説是個考驗,投資畢竟是一件比較專業的事,從這個角度講,行業洗牌也是合理的。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其實清盤對於基金公司來説是好事,基金規模過小,基金公司的維護成本很高,有些甚至是賠錢賺吆喝,這樣的基金留著也沒有意義。

  但是對此投資者卻有些不滿意。有投資者認為,清盤看似止損,但其實帶有強制性質,一旦基金清盤,將以最後一天的凈值還給投資者,相當於強制贖回。如果是虧損狀態,則是將賬面虧損變為現實,投資者對該基金的先前投入也將打水漂,再也沒法以時間換空間了。

  部分基民則認為,止損最好還是由投資者去選擇,如果投資者願意止損,那麼可以選擇贖回,如果不願意則可以長期持有,長期來看A股的走勢還是重心不斷上移的,賺到錢還是大概率事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