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業績分化嚴重:最高漲逾120% 最慘虧超26%

  • 發佈時間:2015-10-10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儘管股市節前節後冰火兩重天,但近期基金的排名變化整體不大,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局面。

  在國慶七天長假前,內地公募基金前三季度的排名榜單新鮮出爐,富國低碳環保仍然高居榜首,有望為上海係基金公司拿下有史以來第一個偏股型基金的年度狀元;而在榜尾的一端,長城中小盤成長等三隻基金則是排名墊底。

  那麼,冰與火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墊底基金原因揭秘

  截至10月8日, 在內地基金的排行榜單上,富國低碳環保憑藉120.62%的年度收益排在首位,而排在2、3、4位的全是來自北京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長盛電子資訊主題排在第二位,新華行業輪換配置A排在第三位,而益民服務領先則排在第四位,以上四隻基金年初至今的收益全都超過了90% 。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在最新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在今年上半年牛市中曾經叱吒風雲的基金只有兩隻仍然停留在前十之列:其中的一隻是易方達新興成長,另外的一隻則是華寶興業服務優選。有趣的是,儘管在節前最新一輪的股市回調中同樣遭遇凈值縮水,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兩隻基金仍然憑藉“吃老本”而挺立在前十之列。

  來自萬德資訊的統計表明, 在排行榜的末端則有兩隻偏股型基金虧損超過了26%,其中虧損最多的是海富通風格優勢,其從年初至今虧損達到了27.78% ,而長城中小盤成長從年初至今的虧損則是達到26.30% ,更為令人詫異的是, 這兩隻基金再加上泰達宏利轉型機遇構成了今年的“績差三人組”,幾乎一直徘徊在排行榜的末尾。

  那麼, 緣何弱者恒弱呢?

  這裡我們以長城中小盤成長為例來分析,我們注意到基金管理人在此前的季報總結中以類似于道歉的方式錶示業績不佳是因為多配了藍籌股所致,但如今又一個季度過去了,該基金的業績表現為何仍然差強人意呢?

  公開資料顯示,長城中小盤成長基金成立於2011年1月27日,重點投資于具有較高成長性的中小盤股票,其中以不低於80%的股票資産投資于具有較高成長性和基本面良好的中小盤股票。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長城中小盤成長的資産規模為9331萬元。據基金二季報顯示,二季度末該基金持有比例最大的行業為製造業,佔比40%;其次為房地産業,佔比19.19%。

  對於該基金業績的持續低迷, 北京某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判斷, 其中重要的一點可能是基金經理本身的水準難堪大任。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該基金6月剛剛變更過基金經理, 6月4日,基金增聘何以廣任基金經理,6月25日,任職剛滿兩年的原基金經理于雷離職。新任基金經理何以廣2011年進入長城基金,曾任行業研究員、長城消費增值的基金經理助理。2015年5月起任長城優化升級基金經理。2015年6月起任長城中小盤成長基金經理。

  而與當初于雷上任時的場景相似,何以廣同樣是一位沒有基金管理經驗的新手。他管理的另一隻産品—長城優化升級的業績也排在後面,今年以來其以-15.90%的收益率在471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64位,截至二季度末時的資産規模僅2213萬元,位於清盤線下方。

  前三季度權益類基金“縮水”

  記者還注意到一點, 實際上與何以廣的情況類似,另外的兩隻墊底基金的基金經理也是身挑多只基金的重擔。

  來自萬德的統計表明,海富通風格優勢的基金經理顧曉飛實際上還擔任著國策導向和新內需的基金經理,此君實際上是“一拖三”;而泰達宏利轉型機遇的基金經理吳華實際上同時還擔任著效率優選和復興偉業的基金經理,也是一位“一拖三”基金經理。坊間人士指出,業績差的基金經理還能被委以重任身兼多職,實際上説明瞭公募人才的匱乏。

  而幾隻基金今年無論牛熊一直穩居末尾的表現或許是個別的例子,但第三季度股市的不堪表現著實令權益類基金叫苦不迭,而前三季度權益類基金也因此“縮水”。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基金總指數上漲7.67%,上證基金指數下跌2.66%。第三季度115隻主動型股票基金平均凈值下跌25.55%,次新基金跌幅較淺;968隻混合型基金三季度平均凈值下跌18.34%。

  不過,如果以權益類基金和大盤相比,基金無疑還是相對較好者。來自民生證券的研報指出:前三季度457隻主動偏股型基金平均取得16.5%的凈值增長率, 而同期上證、滬深300、深成指則分別下跌5.62% 、9.36%、9.32%,主動權益類基金跑贏滬深300大約26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在基金分化的年代,身為投資者的我們需要擦亮雙眼,仔細挑選好基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