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25隻QDII基金面臨生死考驗

  • 發佈時間:2015-08-26 04:30:5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繼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提出退市議案成為首只擬清盤QDII基金後,日前華寶興業成熟市場QDII基金也打算終止基金合同,或成為第二隻清盤的QDII基金。根據基金二季報統計,截至6月底,共有25隻QDII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清盤紅線,7月底QDII基金總份額又從965億份下降至723億份,規模持續縮水。

  有負責海外投資的QDII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短期來看,沒必要對QDII基金過於悲觀,美股及港股風險並不大,QDII仍可以作為資産配置的方向。而對於規模較小的QDII清盤的打算,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坦言,清盤是比較理性的做法,由於成本等各方面原因,主動管理型的偏股型QDII清盤壓力更大。

  QDII或迎首批清盤産品

  近日,泰達宏利基金公司發佈公告,提議終止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基金合同,擬於9月7日起以通訊方式召開持有人大會,對終止該基金有關事項進行表決。如果通過,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將成為首只清盤的QDII基金。次日,華寶興業基金發佈公告稱,擬於9月22日現場召開持有人大會,就終止華寶興業成熟市場動量優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的相關議案進行表決。這兩隻QDII或將開啟QDII基金清盤的先例。

  事實上,QDII基金規模普遍較小,面臨清盤可能性的並不止這兩隻基金。根據基金二季報統計,截至6月底,共有25隻QDII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清盤紅線,其中,華寶興業動量優選的規模只剩536萬元,國富國海亞洲(除日本)機會股票、國泰美國房地産開發等多只QDII基金的規模低於2000萬元。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最新數據,7月底QDII基金總份額又從965億份下降至723億份,規模持續縮水。

  相關基金法規規定,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佈該基金終止。

  “規模太小的QDII早就該清盤了。”南方一家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成本是基金公司的一大考量因素,尤其是QDII的主動管理基金,壓力會更大。“還不如直接清盤,這些‘老大難’基金非常耗費公司運營成本,千萬元左右規模的基金連基金經理都養不起。主動管理的QDII基金成本更高,因為還要聘請海外投顧或者創建自有團隊。”

  QDII行業短期不悲觀

  對於QDII基金曾嘗試過的種種轉型,大成基金産品研發與金融工程部高級産品設計師黃曉彬博士對記者表示,QDII基金轉型要開持有人大會,和其他國內基金差不多,但QDII還涉及境外託管行,可能溝通的難度更大一些,市場人士提及的外匯額度這方面並不會造成影響。

  前述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則表示,轉型意義並不大。“QDII轉型的成本比較大,轉型要開持有人大會,要和機構投資者、大額持有人溝通,這要花一大筆錢;轉型之後也不一定能做大規模,可能又會變成迷你基金,那麼轉型所付出的成本就白費了。”

  但機構人士普遍認為,投資者沒必要對QDII過於悲觀,QDII依然可以作為資産配置的方向。

  近期有市場人士認為,兩地基金互認或對QDII造成影響,但實際上,記者採訪的一些基金公司産品部及渠道部人士均表示,基金互認對QDII影響不會很大,因為銷售渠道不一樣,並且從過去經驗來看,海外基金的表現也不一定比國內基金公司好,國內的投資者在偏好上,還是比較喜歡自己更熟悉的國內基金公司。

  而對於全球股市表現的擔憂,大成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冉淩浩表示,最近全球股市波動是由新興市場引起的,中國經濟表現不太好、近期匯率貶值較快都是原因,海外市場擔心人民幣貶值的趨勢會持續下去甚至更快。此外,一些新興市場在金融海嘯之後,沒有採取很強有力的降低金融杠桿的措施,反而杠桿有所提高。這麼多年的累積對新興市場造成了潛在的風險,最近市場都在看1997年或1998年的金融危機會不會重演了。

  “近日美股也出現了恐慌性下跌,但實際上,2008年以來,美國的杠桿降得比較快,經濟也並沒有出現很大的問題。從歷史上來看,每一次新興市場産生的危機對美國的影響都有限。這幾天VIX指數(波動性指數)飆升,意味著市場恐慌情緒比較濃厚,在該指數回落的過程中,美股可能會有一些機會。港股也處在歷史最低估值位置,所以也無需太過擔心。”對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冉淩浩表示,美國經濟達到好轉條件後美聯儲才會加息,所以預計加息時間大概在年底,因為目前勞動力市場復蘇情況較好,但通脹仍未達到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