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IPO暫停引發贖回潮 打新基金規模縮水轉型不易

  • 發佈時間:2015-07-30 08:25: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突如其來的IPO暫停,讓此前眾多以打新股為生計的公募基金産品陷入了困境。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獲悉,由於無法預測IPO重啟的時間,許多客戶已經大量贖回打新基金,致使這些基金規模急速縮水。而在規模大幅縮水之後,這些基金的轉型之路也變得頗為尷尬。

  上海某基金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公司旗下的打新基金為客戶提供了多種選擇方案,客戶可以選擇贖回,也可以選擇將打新基金的投資對象轉變為債券市場,或者權益類市場。他指出,由於參與打新基金的客戶絕大多數是低風險偏好者,因此,無論是債券市場還是權益類市場,都很難吸引他們留下,轉型之路對於打新基金的意義已經不大。

  “香餑餑”變“雞肋”

  由於無法預期IPO何時重啟,大批奔著打新股“無風險收益率”的客戶,正在紛紛贖回打新基金。

  “得知IPO暫停發行的消息,第二天我就趕去基金公司,要求贖回。當時心裏還很緊張,怕太多人贖回導致自己不能及時贖回,不過好在打新基金的流動性要遠高於其他基金,我一千多萬元的資金,很快就回到賬面上了,略有收益。”上海某公司財務總監向記者表示,“我們參與打新股,最看重的倒不是收益率,而是無風險。所以,不管打新基金怎麼轉型,我們都不會繼續參與。”

  事實上,由於今年以來新股收益率迭創新高,還引誘了不少客戶用“加杠桿”的方式來參與打新股,即通過銀行等渠道借貸資金,通過申購打新基金來間接獲取打新股收益。上海某打新基金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如果借貸資金的利率為6%-7%,而打新基金的預期收益率能達到8%以上,加杠桿的方式可以獲得較大的超額收益。“據我了解,有些客戶甚至會加到5倍-10倍的杠桿,這已經是在賭博了。而IPO暫停,讓他們的投資出現了虧損。”該基金經理説。

  艱難的轉型之路

  當打新股短期不能成為收益來源後,許多基金公司開始謀求旗下打新基金的轉型。不過,相較于打新基金成立時的一呼百應,由於眼下客戶的大幅度流失,轉型之路變得艱難。

  從目前基金公司的公告情況來看,打新基金轉型的主要方向是固定收益類産品。有的打新基金轉型後,將重點轉向相對穩健的利率債和信用債為主的固定收益類産品;有的打新基金則宣佈,將以中短久期的債券為主要投資方向,對股票投資將嚴格控制倉位;此外,還有的打新基金的長期策略是轉型為保本基金。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打新基金的原形基本上都是混合型基金,因此,在轉型上並沒有難度,只需要修改投資對象即可。但由於此前打新股收益等同於無風險收益,無論打新基金如何轉型,其投資風險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從而大幅度地削弱了其內在價值,因此會流失掉大量的客戶。一些打新基金的客戶流失率甚至能達到九成。而隨著註冊制的推進,未來打新股收益率有可能大幅下降,打新基金的優勢將逐步喪失,最終會與其他的基金産品同質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