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打新基金年化收益率達25% 成固定收益投資替代品

  • 發佈時間:2015-06-12 08: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自去年IPO重啟以來,“打新”成為機構與散戶競相爭奪的“香餑餑”,特別是隨著新股發行頻率加快,打新基金開啟“搶錢模式”。今年以來前5個月,打新基金年化收益率達25%,賺錢效應明顯。不過,在發行銷售火爆的背景下,市場上對打新基金標榜的“高中簽率”、“穩賺不賠無風險收益”等優勢,也提出了諸多質疑。

  打新基金未必是好選擇

  在當下的震蕩市行情中,新股作為“避風良港”,備受投資者青睞。而“中簽率高”和“穩賺不賠”,成為公募基金吸引投資者的法寶。

  事實上,“打新基金”並不是只參與打新,目前,市場中的打新基金多為靈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主要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與保本型基金。從今年以來的數據看,相比普通投資者,打新基金的確有其優勢。據測算,今年以來散戶網上中簽率為0.61%,而公募基金網下申購中簽率為0.73%。收益率方面,濟安金信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打新基金年化收益率達25%。

  不過,近期隨著公募在內的機構中簽率大幅降低,打新基金收益率下降明顯。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打新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1、2月之後,打新基金規模急速擴容,各類資金都進入到這個市場。市場容量有限,中簽率自然出現下滑。在沒有大盤股的時候,一般小市值股票中簽率都在1‰左右。”

  而大盤股上,機構的中簽率甚至低於散戶。以6月11日上市的中國核電(601985,股吧)為例,由於網上認購的倍數超過了100倍,啟動了回撥機制,令網上中簽率大幅提高到1.63%,而網下的中簽率,即基金等投資機構的平均中簽率只有0.3%。也就是説,機構投資者的中簽率只有散戶中簽率的五分之一。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在近一月獲配新股基金中,泰達宏利風險預算成為獲配新股數最多的基金,達到42隻,但獲配金額比較少,只有1510.91萬元,佔凈資産的0.4%。其餘獲配新股數量較多的,還有國投瑞銀新動力和泰達宏利養老混合A,其中後者的獲配金額達到4611.15萬元,在獲配股數前三的基金中獲配金額最高。此外,大成和工銀瑞信的多只基金在這一項的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而從收益率來看,數據顯示,打新基金今年1月平均收益率為2.64%,2月小幅下降到2.03%,3月回升至2.55%,而4月以來平均收益率不足1%。

  此外,行業人士還提示稱,雖然對於風險承受力較低的投資者而言,參與打新或者購買打新基金確實是較好的選擇,但是在牛市環境下,綜合考慮打新的資金成本以及進入打新基金的交易費用對資金的佔用等因素,對於積極的投資者來説,打新基金並非是個好的選擇。

  固定收益投資替代品

  雖然打新基金未必如市場渲染的那麼美好,但在牛市驅動下,打新基金髮行熱度絲毫不減。據記者了解,目前打新基金的發行時間普遍縮短,最少的僅用1天,有的打新基金甚至只發佈起始發行日期,而沒有結束日期,隨時準備“收工”入市。

  濟安金信王群航稱,雖然打新基金的收益率每況愈下,但目前來看年化收益率仍然不菲,除時間成本外,打新收益已遠超債券型基金。在當前市場利率走低的情況下,打新基金是替代固定收益産品的良好品種。

  數據顯示,僅近一個月以來,有效申報的打新基金(包括已獲配基金)就高達253隻。

  某打新基金經理建議,投資人在篩選打新基金時,可重點考慮幾點要素。首先,規模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既能減少網下被剔除風險的概率,又能避免攤薄投資者收益。其次,關注基金的歷史打新成績,打中新股越多和獲配數量越高,顯示基金公司的報價能力越強。再次,投資者還需關注基金申贖交易成本,主動偏股基金的申購費大多是1.5%,贖回費率通常是0.5%,部分基金則收取短期贖回費。最後,考察打新基金的累計收益能力。

  “市場上有部分收益率很高的打新基金,其實它們的底倉會超配股票,在牛市的推動下,帶來更高收益。”好買基金網(部落格,微網志)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理財人士建議,投資者選擇打新基金,短炒並不划算,最好是持有一個季度或半年以上。某股份制銀行理財師分析指出,新股投資收益對基金凈值的貢獻度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如果投資者快進快出,投資基金的收益可能還抵不了申贖費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