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暴跌中公私募基金爭相抄底

  • 發佈時間:2015-06-10 05:34:0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近期股市波動較大 但卻吸引神秘資金進場

  “越是暴跌才越能半路搭上車啊,現在很多機構都怕股市一直這樣漲上去的”。隨著A股攀上5000點之後屢次出現暴漲暴跌,此前市場擔心的大規模的新基金建倉難問題變得迎刃而解。

  部分新發行公募和私募基金均在此前兩次暴跌中成功抄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位建倉的困局。而5000點之上牛市趨勢仍將進行成為機構共識,趁個股跌停的時候進場拾籌,也成為機構一種很好的操盤方式。廣州日報記者楊欣

  據同花順iFinD統計,今年前五個月,公募基金募集金額分別為806.05億元、398.11億元、1794.16億元、2602.8億元和2789.7億元,共有330隻新基金,募集總規模達8390.82億元,平均每只基金募集25.43億元。

  尤其是在“5·28”A股暴跌之後,基金髮行依然火爆,至6月3日,就有近40隻新基金相繼成立,其中不少是提前結束募集。

  此前,由於發行規模超出預期,多數新基金在實際操作中難度都相對加大,新基金規模這麼大,建倉中小盤股又會遇到衝擊成本的問題,所以,新基金的建倉節奏只能被動減速。而隨著A股攀上5000點之後屢次出現暴漲暴跌,倒是給了新基金中途上車的好機會,建倉行動從容了不少。

  新彈藥源源不斷進入股市

  6月4日A股受到國泰君安過會以及部分券商把創業板整體調出兩融標的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早盤均高開之後出現跳水,甚至跌破4700點整數大關,但是隨後又在大金融加資源等權重板塊的帶動下完美收復,盤面上形成驚人的大逆轉走勢。

  儘管此前資金連續呈現凈流出,但是從6月3日、4日滬深兩市總成交額仍然超過2萬億元、個股漲跌互現上可以發現,神秘資金可能進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成交量上來看,指數在跳水的同時有新資金的積極介入,尤其是大盤低估的藍籌股開始起舞,更能説明有一股神秘的資金做資産配置。這股神秘的資金可能是來自匯金、社保或者最近新發行的公募基金。

  暴跌中基金凈值變動發現建倉蹤跡

  5月28日A股暴跌,從新成立基金28日前後的業績表現上便可發現建倉蹤跡。本報記者發現,建信新經濟於5月26日成立,5月29日的單位凈值為0.971元,很明顯是成立就馬上建倉,並受到“5·28”大跌所累。

  民生加銀研究精選、中郵趨勢精選、易方達新絲路等都是在5月27日成立的,到5月29日公佈凈值數據時,它們的業績都有變動。易方達新絲路是首募規模達到286.63億元的“巨基”,其5月29日的“首秀”凈值低於1元,為0.998元,也就是説,建倉後,一日蒸發了5700萬元。

  與5月28日之前相比,新基金成立速度有加快趨勢。6月3日,博時基金公告,原定為2015年6月5日截止募集的博時中證銀行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股票基金當日發售,中午即出消息説,臨時縮短募集期,原本三天改為一日售罄。這在一定程度上提現了新基金在調整市中建倉的迫切心情。

  私募倉位被迫降低只能補倉

  倉位被動降低也是新基金急於在暴跌中抄底的主要因素。某私募基金總經理李先生向記者透露,由於熱捧私募産品的資金不斷涌入,包括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和大戶等鉅資的買入,使得他管理的私募産品倉位被動降低,因此暴跌成為他再度提升倉位的好時機。

  有部分基金經理在暴跌中做短差。一位私募基金總經理透露,5月25日,滬指單日暴漲156點,他將倉位降到70%左右。28日下午,隨著市場出現暴跌,他開始小幅加倉跌幅較大的品種。

  據記者了解,許多新發行的公募和私募産品都在28日的暴跌中勇敢抄底。多位管理著新基金的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市場暴跌給了新發基金中途上車的機會,28日下午,他們都是很興奮地買入前期看好的標的。

  牛市的趨勢中,每一次大跌都是買入的良機,似乎已經成為機構的共識。趁個股跌停的時候進場拾籌,也成為一種很好的操盤方式。

  機構觀點

  挑選冷門股和超跌股

  部分基金公司認為,短期要對市場潛在回調風險保持警惕,新入場資金在建倉時會優先考慮前期漲幅落後的板塊。他們也在為接下來的牛市下半場運籌新佈局,基本形成的共識是——未來市場將加速分化,有業績支撐的新藍籌更受追捧。例如部分滯漲的醫藥股、食品股。

  泰達宏利認為,今年以來銀行和非銀金融明顯跑輸大盤,屬於漲幅最小的板塊,估值有優勢,短期受到新資金的青睞。

  資金轉向消費股

  華商量化進取某基金經理表示,因為前期估值泡沫的擠出以及TMT、航太軍工需要的增加,目前煤炭、有色等行業已初具投資價值。

  上海一傢俬募人士則表示,暴跌後他們滿倉操作,不過,持倉結構從大藍籌慢慢轉向消費股和科技股等。

  星石投資總裁楊玲認為,根據星石自主研發的中國式絕對回報投資方法研究結果顯示,消費板塊景氣度持續增強,理由是消費板塊是下行風險可控,兼具防禦性和進攻性,具有估值低、基本面向好預期強的特點,值得提前佈局。

  廣東煜融投資董事長吳國平更看好資源有色板塊,理由是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和大宗商品底部態勢都在悄然形成,加上前期嚴重滯漲,這對資源有色板塊而言,已到了不錯的佈局階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