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公募抱團“不下車” 押寶“創藍籌”重構投資邏輯

  • 發佈時間:2015-05-12 08:1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現在還能區分藍籌和成長嗎?”博時基金研究部總經理王俊反問。

  昨日,創業板指跳空高開,直奔3000點而去,一度摸高至3150.49點,最終收報3146.83點,大漲5.83%。年初至今,創業板部分公司市值已經超過500億元,躋身大型上市公司行列,更出現了東方財富樂視網等已達千億市值的特大型公司,其市值已超越了部分金融地産等傳統意義上的藍籌股。

  近期,創業板高價股中頻頻閃現機構身影,有時公募甚至會成群結隊出現。業內人士認為,在這輪牛市中,公募基金確實“功不可沒”。從龍虎榜來看,創業板拉漲的主力可以説就是機構,搶籌成功後極少拋售,散戶很難影響股價。創業板指數強力拉升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一些市值較大的個股已被公募“控盤”。事實上,今年以來,絕大多數機構早已重構內部的投資邏輯和估值體系,全力挖掘“創藍籌”。他們堅信,這部分個股會在牛市中崛起,成長為新常態下的“新藍籌”。

  公募抱團“不下車”

  400元的高價股誕生、動輒上千倍的市盈率、個股連續漲停快速翻倍……今年以來,創業板持續上演速度與激情。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創業板指數年初至今漲幅達113.81%。446家創業板公司中,368隻個股漲幅超過50%,222隻個股翻倍,暴風科技中文線上的漲幅分別達到19倍、10倍。創業板“泡沫論”一度風行,但被機構無情忽視,公募義無反顧地抱團入駐,大肆搶籌,不懼調整,咬定青山不放鬆,劍指創業板長牛。

  以近期滿城風雨的安碩資訊為例,該公司率先突破了400元的天價,其黑馬姿態完全蓋過全通教育等高價股的風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公司業績持續下降的情況下,眾多公募基金蜂擁而至。安碩資訊2015年一季報顯示,其一、二大流通股東——添富移動互聯、添富民營積極增持,剩下席位也被長信、中銀、泰達宏利、廣發等基金公司包攬,全是新進的股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僅匯添富一家公司就佔據第一、二、三、七、十席,合計佔流通股比重和佔總股本比重分別為24%、8%。按照規定,單一基金和由該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共同持有的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權不得超過10%;單一基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不得超過基金凈值的10%。匯添富持股比例已經逼近紅線。

  除了安碩資訊,全通教育、京天利等高價股也是公募基金集中營,如全通教育有易方達基金坐鎮,京天利則由華商基金重倉,諸多個股已被公募基金“控盤”。據統計,截至一季度末,鼎捷軟體、安碩資訊、衛寧軟體、京天利、旋極資訊贏時勝長亮科技等7隻個股,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佔流通盤的比例都超過了30%。其中,鼎捷軟體、安碩資訊、衛寧軟體的“控盤”比例分別達到了45.23%、42.28%、38.21%。對於這樣的個股,一般的資金已經很難影響到股價。

  事實上,在累積了巨大上漲幅度和獲利空間後,創業板短期內會迎來調整早已成為公募基金經理們的共識。只是調整會持續多長時間、幅度會有多深還存在分歧,不過手握重兵的基金不會輕易“下車”。深圳一位倉位均衡配置的基金經理表示,一旦調整來臨,最先下跌的肯定是“一帶一路”等之前最受杠桿資金推動的板塊,“其實就是一個杠桿收縮的過程,基金經理當然是優先賣大票。跌無可跌了才會輪到創業板。”北京一位鍾情于網際網路概念的基金經理一直重倉中小板創業板,年初至今業績已經翻倍,漲幅高出同類平均水準一倍以上。他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預計創業板可能會有30%的調整幅度,其實他自己管理的基金最大回撤幅度已經達15%,但他不會跑。“只能扛著。小票流動性沒有大票好,不好跑,可能會自己砸自己。”

   “創藍籌”應運而生

  對於公募而言,嚴控回撤風險向來是重中之重,但為何眾多基金公司會大舉殺向看似漲幅已經巨大、風險已經積累的創業板?2014年底時,很多基金公司還依然看好藍籌,號召價值投資,但現在經過年初至今創業板氣勢如虹的上漲,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絕大多數基金公司的估值體系已經悄然生變。

  “宏觀大背景來看,現在這波牛市其實與1996年那波牛市相似。”王俊向記者表示,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政府推進改革創新,居民資産向股市配置等都是相似的,但市場這二十年來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網際網路改變了行業、企業的邊界條件,也給企業的外部商業環境帶來了深刻影響,這種趨勢性的變化才剛剛開始。一季度兩會提出“網際網路+”戰略,傳統行業也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利用網際網路改造傳統的商業模式,既提升了企業運作效率,也提升了企業價值。

  據了解,博時基金的風格向來都是推崇價值投資,但在網際網路大風起兮的今天,王俊認為明確區分定義藍籌和成長意義不大,新鮮主題越來越多,很難單純地用“藍籌”或是“成長”來給個股貼標簽。王俊認為,如今要對個股估值,不是簡單地看PE、PB,而是不同類型的公司對應不同的估值方法。

  企業剛開始網際網路化時,很難預估會為上市公司帶來多少收入或盈利的增長。一些轉變較快、收穫頗豐的中型基金公司中,部分基金經理會通過以A股上市公司對比海外類似公司市值、同一領域中龍頭公司、是否認同管理層發展意向等方式來選擇個股。

  “在過去,盈利、PE是公募基金選股時的重要參考因素,但現在大家都不看這些了,一些年輕的基金經理只講未來空間有多大。賣方也不靠譜,基本面都不講,一上來就給個千億市值的預期。”深圳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創業板很瘋狂,他一直持謹慎態度。但是,由於今年以來該公司的業績不理想,一直處於同行中墊底的位置,作為公司投研方向的領導者,他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我錯了?畢竟市場是不會錯的,我也在反思,我們的思路是不是真的也要改變。”

  在公募投研思路轉變的背景下,“創藍籌”應運而生。實際上,公募鍾情的並非整個創業板,他們也認為,創業板內部必然會出現分化,真正看好的是“創藍籌”,這一輪創業板指數的大幅上漲也正是由這些“創藍籌”所帶動。中國證券報記者首次從深圳一位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口中聽到這個詞,發現其他業績良好的基金經理對心儀個股的描述也不約而同地指向這個含義。根據長城證券給出的定義,“創藍籌”是指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龍頭,成長迅速、業績有保障、市值增長空間大,且在本輪牛市中迅速成長,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有望接替主機板中的舊藍籌成為未來中國股票市場和中國企業的中堅力量。

  遙望“神創板”長牛

  回顧本輪牛市,轉型升級是貫穿始終的動力,而創業板率先吹響了“集結號”,從2012年底至2013年10月,創業板漲幅接近150%。今年1月至今,創業板又從1500點上攻至3000點,成功翻倍。

  融通新區域新經濟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楊博琳指出,股市是經濟的晴雨錶,創業板的持續走牛也暗含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內在需求。目前看來,這一創新仍在進行中,還沒有完成,這中間可能會誕生一些偉大的公司。從這個角度來説,仍然看好創業板後續的表現。

  儘管中長期依然看好,但公募普遍認為,到目前這個點位,創業板有調整整固的需求。

  “市場還需要震蕩調整。”王俊表示,現在看起來像1996年那波牛市,到1997年-1998年的時候已經漲了一段時間,然後開始震蕩。但他同時指出,創業板指數這段時間失真比較大,近期指數上漲很快完全是因為一些市值相對較大的股票拉升。不過,投資者也不必悲觀,因為總體來看,創業板公司一季報的收入增速、利潤增速都在提高,其業績支撐比整個市場強一點。

  前海開源基金認為,近期大盤出現調整與監管層對“瘋牛”行情的擔憂有關,主要通過降低杠桿交易與增加新股供應來為市場降溫,而央行推出降息政策,主要考慮的是經濟層面而非資本市場層面,且降息幅度低於預期,這並不能成為市場再次狂歡的理由。

  “進入5月,市場展開整固調整。”長城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汪毅表示,此前市場處於加速上漲狀態,這在牛市中期出現的概率比較大。一般在加速上漲之後,市場會出現不理性行為,參與者熱情高漲,對股票基本面缺乏清晰認識而盲目入市。數據顯示,某券商營業部新開戶客戶的平均持倉不到1萬元,多數是90後甚至是大學生加入市場。投資者可以從兩條主線把握後市:一是以“創藍籌”為代表的新興成長行業,集中在網際網路、新能源、醫藥健康等行業(目前部分個股調整幅度在20%以上);二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導的轉型鏈條,如自貿區、京津冀、國企改革、環保、工業4.0等主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